邓振中指出,台美洽签BTA,台湾必须全面检讨贸易自由化,检视市场开放和法规是否和国际接轨,并逐步比照国际规范,才能够和国际接轨。至于台美BTA的实质内容,邓振中说,必须看台美未来如何谈判而定。知情官员透露,台美BTA将参考美日、美韩双边贸易协定的内容,来探讨有那些项目必须更自由化。
台美洽签双边贸易协定,主要内容就是市场开放和取消关税障碍,在产业影响部分,学者专家评估,机械类、化学类、钢铁类产品有望受惠于零关税,和他国站在相同起跑线;惟汽车、农产品领域关税较高则可能会受到衝击,政府要协助农业部门寻找新机会。
一旦台美洽签BTA,学者专家认为,在美国支持下,台湾可以再进军多边贸易协定,像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
萧美琴则说,国际贸易谈判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市场开放,必然会衝击到产业利益,各自有得有失,更会延伸双方内部政治利益的折衝。台湾数十年来产业变迁,面对国际竞争或有困难与转型阵痛,但整体来说,从全球市场开放中获益价值,让过去无论哪个党执政,都把与贸易伙伴签署贸易协定视为重要工作。
萧美琴透露,早年美方内部曾经研议与南韩的双边谈判之外,也开启与台湾贸易协定谈判,但当时美方评估台湾解决贸易歧见政治决心不足,恐将消耗谈判能量而无法取得进展,因此并未启动与台湾谈判。
面临市场开放内部挑战,萧美琴说,美国亦然。美国近年产业外移,对外贸易逆差扩大,新冠疫情亦暴露供应炼的脆弱;农业团体及各产业的利益相关者紧盯着贸易代表署争取全球市场的一举一动。
她说,无论川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口号,或拜登政府新任贸易代表戴琪主张要建构「以劳工为核心」贸易政策,台湾要寻求美方支持启动双边贸易协议谈判,不得不考量美方关切角度,才有突破现有双边贸易架构,创造整体双赢的可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