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持股金融股最新水位曝光。根据宽量国际最新调查,相较十年前外资持股台湾金融股,股东结构可说「全面大洗牌」,目前以先锋领航投资、贝莱德集团、挪威央行、新加坡政府基金、贝莱德集团英国子公司为前五大,整体持有市值分别为等值42.41亿、34.38亿、22.15亿、17.87亿、7.05亿美元。
尤其是挪威央行、新加坡政府基金,持股金融股的市值近十年分别从3.95亿美元和2.94亿美元,增加至22.15亿美元和17.87亿美元,分别成长4.6倍、5倍,增幅最具代表性。
至于前两大的先锋领航投资、贝莱德集团,从2011年迄今都位居前两大,但持股台湾全体金融股的市值也各增加3倍、2倍,市值增加除了股价上涨,主要仍与大举加码有关。其他还包括来自荷兰、加拿大魁北克等国机构投资人,已新加入前15大阵容。
宽量国际执行长李鸿基分析,十年前台湾金融股是策略投资型的主动基金、私募基金的天下,现在则以被动型基金和非聚焦特定目标的政府基金为主。
例如挪威央行几乎已全面持股台湾金融股,新加坡政府基金亦分散持股近十檔金融股,其他名列前15大的外资投资者,除了摩根士丹利集中投资玉山金控一家,其他的外资大多数都全面分散投资每檔金融股。
至于2011年时位居台湾金融业前十大股东的德州太平洋集团、沙乌地阿拉伯央行、第一生命保险等,皆在2021年退出金融股前十大外资股东,主要是因为这些外资先前是特定金控外资策略股东,现在已退出。
李鸿基指出,金融股外资大户十年来的洗牌状况,除了反映不同的投资文化及策略消长,不少的金融股外资投资大户对其他产业的持有部位仍远高于金融股。
像是挪威央行及新政府基金两大主权基金,台湾金融业的持股市值占其持股台湾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分别为9.57%、7.81%,还不到一成。
李鸿基认为,这显示外资对台湾其他产业投资兴趣较高,但因金融股占其对台湾全体投资部位比重相对低,后续台湾金融股只要能拿得出具有说服力的发展策略、股利政策,外资持股应仍有相当的成长空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