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亚洲生技大会 (BIO Asia-Taiwan 2021) 21日以线上盛大开幕,诺贝尔奖得主Michael Houghton、生医爱迪生/Moderna共同创办人Robert Langer等重磅大咖同台演讲。副总统赖清德致词时表示,期盼世界看见台湾防疫及生技医疗科技亮点,促进国际合作,让台湾在世界生医产业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进一步提升台湾对全球健康福祉的贡献。
已经是生技产业重磅年度大戏的亚洲生技大会,今年线上展览有300多家厂商参与,论坛会议有逾1,300位参与者注册,其中三分之一为国外参与者,一对一媒合则有500家厂商报名,所发出的媒合邀请已有6,000多场,预期会有2,000场次成功媒合。
亚洲生技大会主席李锺熙表示,台湾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医疗大国」,但只有好的医生和医疗体系、学术研究还不够,更需要「产业」协助,才能将产业转移到大眾手上。
前阳明大学校长郭旭崧也认为,台湾生技产业发展不能只靠政府,当学术研究转译到临床,最后要靠产业进行量产。
诺贝尔奖得主Michael Houghton认为,疫苗与抗病毒药物是对抗病原体大流行的良方,在新冠疫苗有进展下,其开发的C型肝炎疫苗将进临床,中和抗体是重要评估指标
另外,艾昆纬(IQVIA)全球制药策略副总裁Graham Lewis指出,药厂必须因应后疫时代的趋势变化调整现有的产品线,也须重视中国大陆成为美国外市场首选的变化。
全球BIO国际事务执行副总Joseph Damond则表示,疫情下国际关系的隐忧须注意,也期许未来台、美间能有更多抗疫和经济的合作。
台湾生物产业协会理事长吴忠勋指出,去年台湾生技产业市值已突破六千亿,年增长7.4%,生技产业投资额也达到607亿,创下近年新高,国发基金也投资了15家生技企业、26家生技新创公司,合计额133.5亿元。
另外,截至去年底,台湾有124家上柜生技公司,营业额达2,706亿元、创下歷史新高;而至今年6月,台湾共有154家生技新药公司获取药证许可,包括401个项目获得新药认证、53个产品获准上市,显示国内生技日渐蓬勃的动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