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时报》报导高端向食药署提补件资料时,发现其尝试将2L制程扩大到50L时,因数据偏差大导致送审3批次退件2批次,最后仅18%如期交货,未来品质恐堪虑,高端23日发声明反驳,盼外界勿影响国人对国产疫苗的信心。媒体无意唱衰国产疫苗,而是本乎天职报导所知的真相,但高端的回应软弱无力而且越描越黑,让人更雾煞煞。

《中时》的报导凸显了3项问题:高端各阶产能数据难相较、相同生产模式下各阶数据偏差大、在食药署把关下,「良率」仅18%,3批次被退2批次。流行病学专家表示,高端生产S2-P抗原在2L制程中唾液酸值约20%左右,但放到50L时有2批次暴增至40%,扩大到200L时4批次皆仅10%,显示抗原品质难稳定。

但高端的声明顾左右而言他,仅「告诫」媒体勿听从非疫苗生产专业等「来路不明」人士的说法,强调成品100%符合规定。如此的声明既难让人信服,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食药署23日澄清批量放大过程因制程、设备等因素可预期有一定差异,强调确保品质才放行;既然如此,食药署何不公布审批制程,以正视听。

媒体非唱衰高端、联亚等国产疫苗,而是爱之深、责之切。再说,若非蔡总统6月初在高端二期试验未解盲前,就要求7月底施打第一波,且给予紧急使用授权(EUA),外界岂会拿放大镜看待高端?这点蔡政府恐难辞其咎。

高端疫苗一路走来始终难摆脱诸多启人疑窦的疑云。食药署上周以免疫桥接取代三期试验,突袭通过高端EUA审查;日前再传出高端疫苗接着要送「传染病防治谘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审查施打计画,而ACIP召集人李秉颖竟说,很多ACIP委员都参加或主持国产疫苗临床试验,这不是球员兼裁判吗?坦白说,如不让国人放心,1500万剂辉瑞或3600万剂莫德纳疫苗进场后,国产疫苗可能就玩完了。

#高端 #声明 #疫苗 #媒体 #食药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