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近日酷暑,中央气象局接连发出「高温资讯」提及台湾多个县市会有36度以上高温,三军总医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表示,近期如有防疫计程车司机穿着隔离衣、未开冷气,导致高温昏迷、送至加护病房急救,而如户外採检长时间穿着隔离衣的医护人员等,如有疲倦头晕、噁心噁吐、食欲不佳等热衰竭症状时,就应有所警觉,应尽速降温避免中暑。

朱柏龄表示,户外工作者为中暑的高风险群,但应谨守水分、遮荫、休息等三原则,当温度、溼度越高时,也应增加水份补充、休息时间等;此外,如果是尚未习惯高热环境工作的劳工,至少要给予一周的热适应,如美国就会在第一天给予该名劳工50%的工作,每1天再增加10%,约一周后就可适应。

朱柏龄提醒,中暑的高危险群还有如过于肥胖如BMI超过28、年纪大、睡眠不足、饮酒、腹泻、服用利尿剂、含麻黄素药物等危险因子,这些民眾工作前周遭的同伴也应特别注意。

朱柏龄说,中暑之前会先有热衰竭症状,如疲倦头晕、噁心噁吐、食欲不佳、口渴想喝水,此时就应尽速降温,包括泡在冷水缸、防水布,洒水后电扇吹,让体温降至38度以下。

朱柏龄提到,防疫期间如防疫计程车司机、医护人员要穿着全身隔离衣,近期就传出有防疫计程车司机第一天上班就中暑、送到加护病房等情况;他也提醒,穿着隔离衣时,可以穿着冷却背心降温,但大概仅能维持2个小时,应注意穿着时间,如果有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就要尽速降温。

#工作 #高温 #头晕 #中暑 #朱柏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