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成长率虽然都是以实质GDP为基础,但可分为年增率(yoy)、季增率(saqr)、季增年率(saar)三类,各国有不同的偏好,美国惯用季增年率,我国惯用年增率。所谓季增年率,是把本季实质GDP经季节调整后,与上季比,算得季增率后,再转成年率,一般而言,季增年率约是季增率的四倍。

主计总处指出,我国以年增率估算的经济成长率于第二季虽高达7.47%,但以季增年率估算的经济成长却是-7.86%,创下2008年第四季以来最大跌幅,也就是金融海啸初期以来最大跌幅。

主计总处专门委员吴佩璇表示,虽然从季增年率来看,第二季跌幅是金融海啸初期以来最大,但这主要疫情三级警戒抑制了民间消费所致,至于生产、出口及民间投资则依旧维持相当的荣景,随着疫情从三级降至二级,疫情对民间消费的衝击可望缩小,研判第二季的季增年率只是暂时性的下挫。

吴佩璇强调,金融海啸初期,也就是2008年第三季的季增年率(saar)为-16.76%时,其年增率(yoy)也是-1.39%,而今年第二季虽saar是负数,年增率却高达7.47%,这意味着目前的情况和金融海啸初期不太一样。

主计总处也搜集各国甫公布第二季经济成长,以年增率而言,我国7.47%,低于美国的12.2%、中国大陆的7.9%、新加坡的14.3%,但优于南韩的5.9%。若以季增年率而言,我国-7.86%,不如美国6.5%、中国大陆5.3%、南韩2.7%,与新加坡-7.7%平分秋色。

#经济成长率 #saar #经济成长 #最大跌幅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