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边境税正式名称为「碳边境调整机制」,欧盟2023年起逐步试行,进口钢铁、铝、水泥、肥料及电力等碳泄漏风险高的产品,开始申报数量,2026年正式实施后,进口商必须向欧盟购买「碳边境调整机制凭证」,以每周碳权拍卖的平均收盘价格计算该缴交的碳边境税。
官员表示,各国受影响程度不一,欧盟订出类别受影响国家少,像水泥大多来自土耳其、钢铁来自中国、肥料来自俄罗斯,其余国家受影响程度较小,不会主动提出异议,多国仍处于资料搜集观望阶段。
不过也有国家向欧盟抗议,官员指出,碳边境税是以欧盟的碳交易费用来作为边境税的依据,但欧盟境内的产品是否也会被课徵同等碳排放费用,就引发本土与进口货品的贸易战争,预料未来仍有可能会出现国际贸易谈判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除欧盟外,美国、日本等国也表示未来可能会针对进口产品徵收碳费,国际间採取贸易政策,以因应碳泄漏风险的手段俨然已势在必行。环保署指出,会密切关注国际减碳措施发展,并与国内相关产业等利害关系人进行沟通及讨论,提出适宜我国的因应作法,协助国内产业做好准备。
因应国际碳税兴起,环保署将修正温管法完备碳定价机制,新增授权徵收碳费条文,且加入第三方查核机制,与国际标准接轨,未来欧盟及各国实施后,才能让出口衝击第一时间降到最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