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村内埔乡隘寮社区与其他地方一样面临人口老化及外流衝击,但近年来,靠着老人家熟悉的作物「黄荆」,加工制成蚊香、沐浴产品,带动地方生气,可望藉此唤回地方青年,重回热闹荣景。
位于185县道、隘寮溪左岸的隘寮社区溪畔旁、住家围篱边常可见俗称埔姜仔的黄荆。黄荆在长者们眼里,不仅可制扫把、竹篓、摇篮、筷子,还能做成竹蜻蜓、陀螺等童玩。
至于燃烧后的灰烬,可以制作碱粽,蚊虫繁多的夏天更能用来驱蚊虫、当成天然蚊香使用。聊起黄荆用途,长辈们话匣子一开,聊得越来越开心。
隘寮社区理事长潘玉燕指出,某天上午,本想让社区长辈们重现过去生活智慧,没想到近30位平均高龄八旬的长辈说出共同记忆,让一旁年轻志工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开始发想是否能结合社区特色将它商品化。
一做就做出兴趣来,社区把手作黄荆薰香拿到市集贩售,并运用县道185、黄荆及隘寮地名等元素,打造「荆隘185」品牌,藉由设计包装推出礼盒,竟在市场造成轰动。现在一有时间,长辈便在社区活动中心协助加工。
隘寮社区推出「黄荆香」礼盒,也将黄荆提炼的纯露作成身体乳等商品,有了额外收入,社区特别将营业额5%用在社会福利,另外5%用于社区经营,增加就业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