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微解封,餐厅能不能内用?疫苗快不够了,要选打哪一种政府说了算?五倍券快来了,纸本、数位还是发现金好?正当人们面对生命严重受威胁之际,决策者却似乎愈来愈不科学、不专业,正印证了「当一切都被政治化,真相的重量便轻如鸿毛」。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出版了《克鲁曼战殭尸:洞悉殭尸经济的本质,揪出政经失能的本源》一书,书中对那些执迷于错误且往往具恶意的决策与反对者称之为「殭尸」,他认为他的政策建言简直是与毫无知觉的尸体在论辩。而这样的事正发生在现今的台湾吗?
克鲁曼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1994年以正确预言亚洲金融风暴而奠定经济大师地位。但之后几年他写专栏却被不闻不问,让他气急败坏。他发现当恫吓与难懂的数字成为政客推行政策的手段时,人民很难看穿各说各话的烟雾弹。他在书中探讨18项人民关切的政经议题,包括社会安全制度、健保、减税、财富不平等、贸易战等。他认为深度解读各项政策的背后真相大有必要。但儘管大师如他,仍然事与愿违。
美国总统小布希以为减税会带来经济荣景,实际上却是成长软弱,继之金融崩溃。反而是欧巴马结束小布希减税的部分项目,促使美国经济继续向前迈进。川普通过的大减税,结果是一场大失败。为何只要不同的政党上台,同样的戏码就要轮番上演?
当欧洲透过欧元政策结盟成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时,却无法解决单一国家的经济问题,欧元反而是绊脚石?AI机器人是否真如某些政治人物所宣称的,是造成薪资落后和社会不平等的元凶?自动化已改造经济长达几个世纪,但当煤产量增加1倍时,煤矿工人的人数却减少将近4/5。自动化的衝击并不是近年才有的新现象,劳工谈判权的式微才是他们无法分享自动化果实的主因。
全球都正面临政治与公共政策危机。要当个具备洞察力的知识分子就要认清「我们面对的是现实世界,而不是想要的世界」。
这几年殭尸电影大行其道,殭尸的基本设定是人虽死,脑却被病毒所控制,脑残的殭尸靠着啃食活人维持不死。
现在许多政策的支持者就像是殭尸般,永远不死。川普靠着中产白人支持,有可能再起?日本靠着美国与中国疏远,不管经济难以再起?台湾的政党只要拒中唯独,永远可以赢得选举?就连防疫,也不需管疫苗有没做完三期实验就能开打?我们靠友邦捐赠疫苗,防疫指挥官还认定疫苗是足够的?
这是病毒作祟?病毒变异?让人们只相信意识形态与坚定信仰,结果变成脑残?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难道只能自己对症下药、自求多福?可怜的是,这并不是恐怖片,而是我们生活的日常。(作者为台北市出版公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