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从事电子业的邱朝信,约4年前开启卖豆花新页,背后是源于二哥单打独斗自产自销豆花,他不舍年迈父母投入帮忙的忙乱身影,决定返家分担,儘管毫无做生意经验,但靠着真材实料豆花,掳获不少死忠顾客。

邱朝信是高雄茄萣人,求学时就读电机工程的他,毕业后为了精进英文能力,曾赴澳洲求学1年,回台后,进入人人称羡的电子业大厂工作,他的2位兄长都从事半导体产业,但二哥却在12年前毅然转换跑道,上网自学自制豆花,父母也以行动支持,意外让他踏上卖豆花的路。

「二哥当时没有帮手,父母也有年纪了,还得帮忙做豆花,坦白说蛮不舍的,乾脆我回来分担吧!」他为此离开薪水不错的电子业大厂,跟着二哥在家学煮豆花、煮红豆、珍珠、粉角等配料的工作,之后,更进一步寻觅地点摆摊,「赚钱之外,希望跟更多人分享好吃的豆花。」

每早7点,他便开始张罗豆花备料包括熬煮配料等事宜,不假手他人;龟毛如他,疫情期间,每找出去的零钱必定消毒,再交到客人手中。他说,卖豆花跟上班领薪水,截然不同,看似多了自由,但少了稳定收入,以疫情来说,业绩最惨澹时,1天仅百来元收入。

最深刻的体悟则是人情冷暖。有一回,熟客在雨天来买豆花,对方希望多的钱给他当小费,他婉拒后,对方随手从车窗将钱抛出,就疾驶而去,他在水中捡溼掉的钞票,「箇中滋味,一言难尽!」也有客人每每来都不忘鼓舞打气,他说,这些是以往身处厂房所无法领略的,「一碗碗豆花,尝到的是人生百味!」

#工作 #父母 #分担 #帮忙 #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