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甫完成的预测指出,由于近期生产、出口及三角贸易大幅成长,加以消费受疫情抑制,估今年储蓄率将升至41.32%,一举超越1980年代后期台湾钱淹脚目的纪录,创歷史新高,虽超额储蓄同步扩大,但主计总处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仍是一个正向的发展。」

综合统计处处长蔡钰泰22日指出,近两年我国储蓄率持续升高,但原因略有差异,去年由于海外资金回台,加以疫情抑制消费,储蓄率升至37.85%,今年由于生产、出口及三角贸易大幅成长,加上消费续受疫情影响,预测国民储蓄升至9.06兆元,储蓄率同步升至41.32%的歷年最高。

依国民所得定义,国内生产毛额(GDP)经微调后,减掉消费就等于储蓄,换言之,储蓄的增加有可能来自GDP成长,也可能来自消费趋缓。蔡钰泰表示:「今年储蓄率的升高,主要还是来自GDP成长,即使排除消费趋缓这项因素,估计今年储蓄率仍可达40%的水准。」

据歷年统计,我国1980年代后期由于外贸、GDP连年大幅成长,国民储蓄也连年创新高,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1986年储蓄率一举升至40.28%的空前纪录,随后未再出现这么高的储蓄率,不过,依主计总处这份预测,这一歷史纪录将于今年被超越。

蔡钰泰认为,这次储蓄率的升高很正向,虽然外界常常担心储蓄过多,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尤其无法被引导到民间投资的资金,最后可能会流进股市、房市而带来风险,然而从近期各项数据看来,这一波储蓄的增加仍属良性的发展。

依主计总处的资料,虽然近年半导体业者扩大投资步伐,投资率逐年升高,不过,由于储蓄率升得更快,因此「超额储蓄」扶摇直上,去年一年的超额储蓄已将近3兆元,今年将更上层楼,预测将达到3.74兆元。

#成长 #储蓄率 #升高 #储蓄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