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行话 成为行内人
《春山云瀑》是张大千送给挚友黄君璧的泼彩精品,很「开门」并非一般「应酬品」,此作「品相」佳,拍卖公司原已上拍,却因藏品来源有争议而被撤拍。可见收藏艺术品须找专业鑑定师「掌眼」且溯源,免得被当「棒槌」而不自知,轻者买到「老冲头」当「交学费」,重则卷入官司纠纷悔不当初。近现代名家作品容易买到「生意货」或早期「木版水印」再「套棺材」之偽作;而名人/家收藏纪录和重要美术馆出版之着录可当挑选指标,但也要注意「雨夹雪」手法。配置艺术品当多留意,除了自己做功课,也可聘请专业鑑定师辨真偽、评价值后再出手,提高在艺术市场中「捡漏」的机率。
上段文章引号中的行话,看倌们理解多少?有些行话在前几期的专栏已提及,在此统一整理说明:「开门」:指「一开即见」,看第一眼就能确定为真迹之艺术品。「应酬品」:艺术家应社交需求所绘,虽为真迹但随手而作,市场价值相对较低。「品相」:指作品的保存状况与表面状态。有些画作乍看品相好,但经过不同光源检测,可看出皱褶、补笔或发霉等情形。「掌眼」:请鑑定师帮忙辨识作品的真假、价值。「棒槌」:戏称无法分辨藏品好坏、新旧,且常受骗的藏家。「交学费」:新进收藏者因不懂鑑藏,总买到仿货,或称「吃药」。「生意货」:指常在市场上流通,表面上和真迹相似度极高的贗品。「木版水印」:早期印刷技术的一种。「套棺材」:偽画制作手法之一,以老/旧装裱套上造假的仿品。「老冲头」:指古代或早期仿造,而非当代仿品。「雨夹雪」:意为「真假掺杂」。指在同「收藏家」或同「上款」来源之整批画作品中混入偽作。「捡漏」:以低价购得物超所值之精品真迹。
文中列举几个常用行话与读者分享,而在《墨海春秋》第一册,汇整更多行话和解释说明供读者查阅,亦包含鑑定与艺术市场中常见的各种情形,如偽作种类、交易方式、书画保存状态等,认识这些行话,也是理解艺术收藏与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