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金融杂志(Global Finance)评选的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总裁评比于近日出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打破过去大陆央行评分不高的惯例,拿下上任以来首次的「A级」最高评价,与其并列的还有欧盟、巴西、加拿大等九位央行行长。美国联准会主席鲍尔和台湾央行总裁杨金龙则位列「A-」。

如今人行开放改革任重道远,具备国际化背景因此成为行长一职的必要条件。现年63岁的易纲作为大陆人行体系中首位「海归」背景的行长,自学术界转任金融界,深耕20多年,可说具备国际视野、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涵养。

易纲在求学时期先后取得北京大学经济系和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的经济系副教授。他在1994年返回大陆后,参与创办北京大学大陆经济研究中心,其后再于1997年投身人行工作。

在人行服务的24年的职涯中,易纲曾出任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司长和人行行长助理等货币相关重要职务,直至2007年12月升任副行长,并在之后的十年间主管货币政策,成功从学者「转行」成为官员。

易纲最终于2018年3月19日,接任人行行长职涯15年、歷任任期最长的周小川,正式成为人行行长。

路透引述人行官员说法表示,易纲接任行长并不意外,他的行事风格稳健,理论功底和业务水准并不逊于周小川,将使央行政策延续且稳定。此外,易纲也是国际会议中的老面孔,这将有利于提高大陆的国际话语权。

丰富的金融背景也为易纲带来活络的市场观念,人行官员指出,易纲较认同自由市场理论,且反对较为死板的套路。这样的思想也反映在他对货币政策的执行面,易纲过去曾在金融论坛中表示,「货币政策必须按市场规律,因势利导」。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衝击各地经济,各国央行为确保金融市场热度,多以低利率及释放流动性救市,并预计在经济復甦前皆维持宽松政策。然而,在易纲领导下的人行却反其道而行,放出紧缩货币政策的讯号。市场分析,其用意或在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随后,大陆领先全球自疫情中復甦,人民币匯率走强使其区域影响力逐渐加大,再加上国际投资者争相购入大陆的高息债,为大陆创造加速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易纲在当时曾向市场预告,宽松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该是时候开始考虑退出政策工具。

展望未来大陆金融政策,易纲于今年6月份出席陆家嘴论坛时曾经表示,将关注货币政策力度和节奏、绿色金融推进和普惠金融的发展。

另外,8月23日易纲主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时,定调大陆金融政策,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且要坚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并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并加大信贷对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道。

分析人士认为,以此预判大陆后期货币政策的施力点,人行今年内还可能透过再贷款、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推进信贷结构的调整。但由于疫情状况使大陆经济恢復仍不稳定,因此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

#推进 #人行 #货币政策 #背景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