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东部交通问题,交通部27年前就提出「北宜新线」计画,并多次修正北宜直铁路线;不料2019年大选前夕高铁方案横空出世,此前的诸多讨论竟一夕翻盘;近日再因高铁端点设宜兰站或四城站而引发争议。将近30年,从直铁吵到高铁,「北宜新线」计画增胖、变脸到让人几乎忘了初衷。

1994年,为解决台北到宜兰间弯弯绕绕冗长95.9公里铁道路线,交通部提出截弯取直方案「北宜直铁」。最早规划从南港经坪林到礁溪路线,几与国道五号平行;2005年又提出「南港-大坑口-头城」路线,但因为遇到集水区、断层、旧矿坑等,环评摔了大跟斗;2014年再提出避开翡翠水库集水区的「南港-双溪-大溪-头城」新路线。

问题是,就如同台湾许多选举支票,命运多舛的北宜直铁随大选起伏。2016年大选前候选人才说「应尽速兴建」,选后却又「暂缓实施」;2019年再逢大选,7月铁道局送上穿越翡翠水库集水区到头城(类似1994年)的方案给交通部,不料3个月后交通部函復「本案请纳入高铁延伸宜兰议题」。

更可议的是,因为高铁计画被包在「北宜新线」计画中,而交通部认为北宜直铁已经做过可行性评估,所以乾脆跳过北宜高铁可行性评估,直接进入工程规画。

问题是,北宜高铁到底是要解决甚么需求、希望达到甚么目的?它和其他方案包括基隆捷运、北宜直铁,优劣各是如何?另北宜高铁的财务分析、后续营运归属等等也都省略,以至于现在连端点车站在哪都搞不定。回看过去将近30年,「北宜新线」白忙一场,东部人仍在等一条回家的路。

#北宜高 #南港 #方案 #北宜新线 #交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