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公司(IFC)一直是影响力投资的先驱者,基于近几年全球对于影响力投资的关注日益增加,也有越来越多金融产品宣称是影响力投资,但全球对于如何进行影响力投资管理却没有共同的标准,于是IFC率先制定且在2019年4月公布了影响力投资原则。影响力投资原则签署人涵盖资产管理者、资产拥有者、多边开发银行及开发金融机构,无论身份为何,根据这个框架,签署人需要在投资流程中各步骤都考量到投资标的之影响力。同时,签署人负有自行揭露执行状况和由第三方认证的义务。
影响力投资原则共有九项,从投资前的意旨至出场时的衝击都纳入范畴。以下举私募股权基金 (PE fund) 为例,说明资产管理者在基金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如何落实这九项原则。
第一阶段:投资管理人(Investment Manager, IM)在基金募集前即清楚定义基金想要达成的社会及环境影响力且制定可衡量的标准(原则一),而基金可以使用联合国的永续发展目标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或其他世界级机构倡议的目标作为方向。设立目标后,IM需要建立相关管理流程及监督基金整体的影响力表现(原则二)。
第二阶段:IM在从事交易时,必须清楚说明此项投资未来可能达成的影响力,以作为目标(原则三)。有了明确的目标后,需建立系统化的方法评估上述目标质量提升的潜力、达成的机率及可能的挑战(原则四)。
第三阶段:不论交易前后,IM必须检视被投资公司的社会及环境风险,协助减少负面影响(原则五)。利用原则四所建立的系统化评估,定期监督及检视目前影响力目标达成的状况,衡量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若发生不如预期的表现,採取相对应的行动(原则六)。
第四阶段:出售投资项目时, IM基于善良管理人之职责,必须考量出场时机、架构及程序可能带来的衝击,尽力延续已经建立的影响力(原则七)。IM需检讨在投资管理期间,达成预期目标与否、被投资公司营运所产生的正、负面之社会及环境影响为何,利用完整的影响力投资纪录作为日后投资的参考(原则八)。
此外,签署人每年必须根据影响力投资原则揭露其执行状况,并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认证和公布其认证结果(原则九)。当我们谈到责任投资 (Responsible Investment)时,虽然各IM解读和运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我们运用上述的投资生命周期,来比较业界常使用的ESG和影响力投资的差异,也可以得出相似的过程。
I、投资策略制定:
影响力投资者希望透过投资,可以针对社会或环境的某些面向提供改善方案,在追求投资报酬之余,期望可对社会造成正面贡献。ESG是一种投资标的筛选方法,利用相关资料库数据,将不符合ESG标准的投资标的剔除。
II、投资时:
使用系统化的影响力评估系统来寻找及过滤投资标的,透过私募市场以股权、债权或夹层贷款的形式提供投资标的资金。ESG则是利用相关数据建立一个评分机制,仅投资达到门槛标准的企业,通常是共同基金、ETFs、买卖公开市场的股票和债券所使用的策略。
III、投资管理阶段:
投资者发挥资金提供者的影响力,积极和管理层合作,要求企业营运和治理上必须创造社会和环境的正面影响,尽力缓解或消除负面影响,投资者定期公布影响力表现。
ESG则是建议管理阶层改变或改善现行之营运,以提升企业ESG表现。
IV、出售投资项目时:
投资者必须设想出场对被投资公司的社会及环境影响力衝击为何,同时记录过去的投资经验并加以检讨改进。投资者在达到报酬目标后出售手上的投资工具,并比较ESG表现和投资报酬之间的关联性。
博观资本在制定PE fund投资策略之初,即以SDGs作为目标,秉持影响力投资的精神,在基金管理期间,除了健全扩展公司业务,也积极要求被投资企业管理层在社会和环境面向创造贡献。博观资本作为台湾第一位影响力投资原则签署人,期待资产管理同业可以善用资金的力量,除了提升投资报酬,也为台湾的SDGs尽一分心力。于此同时,博观资本正努力争取影响力投资原则谘询委员会的提名,期待与其他签署人分享投资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推广影响力投资的行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