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6日在瑞士苏黎世进行长达6小时的闭门会谈,双方在会中达成共识,将在年底前举行「习拜线上峰会」。
拜登在1月上任至今,曾与习近平两度通电话,至今尚未面对面会晤,正在安排中的峰会虽是透过线上举行,但为正式的元首会谈,预料将讨论一连串中美之间敏感议题,包括贸易、人权、台海局势和区域安全等。
习近平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就未有出访行程,包括即将在义大利举行的G20峰会,他都将以视讯方式出席。
路透报导,中美官方7日均表示,杨洁篪与苏利文的会晤「坦承且具建设性」。美国高级官员透露,有别于双方3月份在阿拉斯加火药味浓厚的沟通氛围,美国期望将本次经验做为中美未来接触的典范。但美方官员强调,这并不表示两国关系已解冻,双方仍存在歧异。
新华社报导,杨洁篪在会上表示,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期望美国不搞「新冷战」,採取理性务实的对中政策,并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杨洁篪指出,美方近期表态无意遏止中国发展,呼吁美国应重视双边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了解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
白宫声明则引述苏利文在会上提出,美中有兴趣合作应对重大跨国挑战以及双边风险管控,同时对中国的人权、新疆、香港、南海和台湾等议题表达关切。苏利文并表示,美国将继续加强国力、与盟友密切合作,也将持续与中国高层接触,以确保美中之间「负责任的竞争」。
美国官员在会后透露,美中高层皆同意将在年底前举行「习拜线上峰会」。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指出,目前仍在研拟元首会晤的时机及细节。
陆媒引述復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杨洁篪与苏利文的会晤展现出中美关系的「微调」,拜登政府在9月元首通话后调整对中政策战略是积极迹象,但美对中战略判断不变,不应过于乐观。美国政治学家范亚伦(Aaron Friedberg)指出,美中关系总体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双边关系应已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阶段。美国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则认为,未来中美接触将会更加现实,减少挑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