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岁,从那天起,我不脱外套。」布克国际奖史上最年轻得主玛丽珂.卢卡丝.莱纳菲尔德的第一部小说《无法平静的夜晚》2018年甫问世,2020年便获布克国际奖,对这部作品的繁中版出版方新经典文化副总编辑梁心愉而言:「不容易说明,却能让人跟着她的文字一直往下看,甚至停不下来。」
莱纳菲尔德不讳言这是部个人色彩浓厚的小说,10岁的女孩贾丝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和莱纳菲尔德相同的是,她们都出生于农户,小说中主角经常与小动物对话,也成为莱纳菲尔德故事中独特的张力,读者从中更感受到贾丝这样一个小女孩,在传统、保守家庭中,无以宣泄、难以表达的内在孤独。
「叙事者童真但又敏感,也让读者想起自己10岁上下时,对这世界发生的事一知半解的感受,尤其是死亡。」梁心愉指出,不似成人世界的「格式化」,孩子似懂非懂的眼光,意外地会将一些大人不会连结的事物类比在一起;儘管似懂非懂,却又不容忽视地有着认知的敏感。
一如书中的贾丝,因为大哥马谛斯的去世而明显感受到:家里的气氛不对了!生活一如既往,父亲依然照顾着家中养的牛群,但在夜晚喂小牛喝奶时,她会听见父母的争吵,父母也不再触摸彼此;虽然母亲依旧做着早餐的欧姆蛋,然而「母亲绝对不正常」她做的欧姆蛋里有蛋壳,底部黏住锅子,蛋黄和蛋白都乾掉了,又忘了加盐和胡椒,贾丝也不难发现母亲逐渐憔悴消瘦。而贾丝所做的,是对着蟾蜍说:「明天你们要交配」彷佛象徵着父母也会再次亲密。
希望生活回到「正轨」,面对家中不安的气氛,却不知道能怎么做的贾丝;虽然知道哥哥死了,却不知道「死」究竟为何,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咬指甲,拿头撞墙的行为或许就是「悲伤」,在完全避谈马谛斯死亡的保守家庭里,他的孤独甚至有着被遗弃感,「然而在作者笔下又有些诗意!」梁心愉说。
和小说中的贾丝一样,作者莱纳菲尔德自言在现实生活中话很少,而且自幼觉得自己属于「中性」,在荷兰文中莱纳菲尔德会以「她」来称自己,而在英文中用「他们」来作为代名词,她始终觉得在性别上,她还在「中间」。
不论是孤独感,或是传统家庭元素,梁心愉认为台湾读者对《无法平静的夜晚》能得到共鸣。另一方面,诚如莱纳菲尔德过去受访时曾言:「写作是把悲伤或美丽的东西,转化为艺术的过程,而作者有把一切放在对的地方的特权。」她因写作而看到自己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有着独特的一面,也藉此鼓励了更多人的可能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