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动力模拟与控制研究所副教授、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麻林巍,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系统及能源战略,关注方向包括区域能源系统、能源战略研究、能源技术创新与大陆的国际能源资源合作战略等。
大陆9月下旬在东北多个城市先后出现拉闸限电,甚至居民用电受到影响而引发广泛关注。大陆国家发改委9月29日也强调要「坚守民生用能保供底线,坚决避免压限居民用能的情况发生。」
为此,麻林巍撰文《关于东北限电问题的系统思考》,10月6日于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旗下微信公眾号发布。他认为「东北限电是一个偶然中的必然事件」,得从能源、经济低碳转型的高度来了解根源问题,尤其凸显煤炭利用是大陆不得不长期面对的一个大矛盾焦点。
麻林巍分析,东北拉闸限电背后隐含大陆能源发展中能力缺失的3个方面。第一是「能源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能源供需建设屡次不匹配」,能源供应的建设节奏总不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变化,相互间不协调。
其次则是「能源与基础设施不协调,灵活性能力严重不足」。他指出低碳转型过程中,能源系统要接纳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不光智慧化,还需要硬体的配套建设,背后涉及投资动辄兆元人民币规模,但这样的投资目前还远远没有完成。
麻林巍表示,第3点是「能源与区域不协调,区域间的应急支援能力不足」,各个区域在能源供需存在各自优化现象,很多时候不能做到全国一盘棋的理想优化调度。
麻林巍总结说,东北限电事件其实是大陆低碳转型过程,保经济发展、保能源安全、保减排目标「三难」困境的一个体现,许多问题不是单个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更多是体制、机制与基础设施的问题。为因应转型低碳能力上的3个薄弱之处挑战,可考虑照顾各个区域自己的资源和经济禀赋,加快区域智慧能源系统的建设和布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