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丰经营权之争尘埃落定,不过受美国课徵高比例反倾销税影响,南港、泰丰9月营收均出现大幅衰退。业界认为,如何强化美国以外销售能量,以降低反倾销税衝击,成当务之急,亦即「去美化」成为两大厂突围关键。
美国商务部去年底针对台、韩、泰、越轮胎业调查反倾销,去年底初判结果出炉,税率正新橡胶为52.42%、南港轮胎为98.44%,我国其他厂商为88.82%,5月稍做修正,公告最终正新降至20.04%,南港提高至101.84%,其他厂商小幅降至84.75%。
税率以南港最高,但泰丰因生产基地集中在桃园中坜厂和观音厂,无法透过海外厂调度产能,反而在美国反倾销税受重伤,公司派顺理成章,在6月董事会时决议中坜厂全面停止生产,埋下与南港决裂导火线。
泰丰中坜厂产品输美比率达8成,导致9月营收只剩9893万元、年减84.41%。泰丰因而计画积极提升欧洲、中南美及亚洲区等非美市场业务,发展海外代工合作模式因应,对美订单则与海外代工厂合作,逐步恢復供货。
南港输美营收占比约3~4成,遭美课徵极重的反倾销税后,9月营收6.75亿元、年减28.39%,「去美化」势在必行,未来除加强美国以外销售表现,提高中东、亚洲、澳洲及中南美洲等地的业务比重,也会推出新品。
南港看好全球电动车销量上升,轮胎需求力道也持续增加,且因需求结构产生质变,SUV(运动休旅车)销售比已逼近4成,因此降噪海绵紧贴于轮胎内侧的电动车胎、客制化花纹及规格的SUV胎,将成为未来重点产品。
业界人士认为,反倾销税如同紧箍咒,牵动南港入主泰丰后一举一动,推估公司派已喊停的中坜厂,也不太可能恢復,聚焦提高土地开发利益成为共识,但仍得共拟出因应反倾销税的作法,生产与业务整合得加快进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