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青年文宏程在外打拚多年,2年前回台东县长滨乡养殖有「陆上鲍鱼」之称的白玉蜗牛,迥异于一般所见黑色的非洲大蜗牛,除了供应法式餐厅以外,也利用蜗牛萃取液开发保溼修护保养品,未来可望进军美妆市场,打造台东「白玉奇蹟」。
蜗牛是原住民最爱的风味美食,多数靠採野外捡集,长滨乡阿美族青年文宏程在北部从事不动产20年,2018年底返乡养殖白玉蜗牛,初期买了5000只种螺,隔年八桑安部落设立「宏成蜗牛农场」。
文宏程表示,白玉蜗牛最快成长到120天就可收成,超过150天肉质就不佳,目前1年收成30万只,约5到6吨,供应全台30几家餐厅,未来希望有更多养殖户加入,由他来做后端的契作及推广,形成产业链,把原乡野味提升为法式餐厅的桌上珍馐。
文宏程说,白玉蜗牛是40年多前由当时的屏东农专团队将白子化非洲大蜗牛基因固定化培育出来,由于白玉蜗牛室内养殖会造成规模大的群聚感染,因此採户外圈养,为了让蜗牛吃好住好,他也自己种植友善耕作的水稻、木瓜、南瓜做为蜗牛的天然饲料,每只蜗牛都头好壮壮,肉质Q弹、软嫩。
文宏程表示,台东特有的白玉蜗牛长滨1号品种生活在无污染的长滨乡,吃着有机食物长大,与其它县市生产的白玉蜗牛有差异,该团队利用白玉蜗牛的活体萃取液,开发出具有保溼、修復,且具抗氧化性的白玉面膜、精华液等美妆产品,未来将以台东的白玉奇蹟为品牌进军美妆市场,可望提升白玉蜗牛附加价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