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煤价飙升与「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大陆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增率扩大到10.7%,创下1996年有统计以来新高纪录。不过内需市场不振,导致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放缓至0.7%,为近半年来新低,也使得PPI、CPI年增率的剪刀差,来到史上最大的差距。

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延续需求旺盛、供应严重短缺市况,煤炭与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扬,成为PPI年增率飙升的主因。她举例,9月煤炭开採与洗选业价格年增率达74.9%、石油和天然气开採价格年增率达到43.6%,其他如化学原料和有色金属等涨幅也相当惊人,上述项目的涨幅约占PPI总涨幅的八成。

超出市场预期的还有CPI年增率,9月降至0.7%,较8月CPI年增率减少0.1个百分点,为2021年3月以来最低。董莉娟指出,食品价格下降是拉低CPI年增率的主因,尤其生猪稳定恢復供应之后,猪价连月下降。此外,零星疫情加上暑期结束,旅游住宿、交通等消费减少,进而造成9月CPI年增率下降。

路透引述专家分析,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达到歷史最大的10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者面临巨大成本压力。生产价格和消费者物价呈现「冰火两重天」,使得经济「类停滞性通膨」情况更加明显,也让大陆人行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报导指出,目前市场对于大陆第四季降准的预期已经减弱,预计人行更倾向于利用结构性定向支援工具(例如定向中期贷借便利等),宽信用配合财政政策稳经济。

#惊人 #下降 #飙升 #剪刀差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