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电动车市场持续向上,目前每年规模约500万辆,2025年将达2,000万台,若以每台3万元美元计算,就是6,000亿元美元庞大市场,多方预测2025年电动车产业将起飞,「我预测2024年就会起飞」。

刘扬伟指出,电动车市场愈来愈热,从美国到大陆、欧洲、日本再到东南亚热潮,代表愈来愈多资源投入这个市场,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入电动车的发展,厂商也竞相挹注资源研发制造时,「这个市场一定会起来。」

刘扬伟指出,过去很多科技创新,最后是由第二名后来居上、拿下市场,所以电动车未来也可以拭目以待。

他说,过去传统汽车制造业是「燃油引擎与变速系统者得天下」,引擎制造正是台湾厂商弱项;进入电动车时代,则是「三电、软体与半导体得天下」。汽车电动化是台湾的契机,引擎不再被需要,取代的是电池,电动车还需要软体运用,加入智能、联网,这些都是台湾ICT产业熟悉的领域,「这是台湾难得的机会。」

电动车时代,刘扬伟指出,以台湾ICT产业的实力,非常有机会在国际上占到重要位置,他同时透露,鸿海未来电动车生产基地可能的位置,会把全球分为5、6个区域,并採用营运本地化(BOL)的模式,来布局区域制造,目前规画会在欧洲、印度、南美,依此顺序设立电动车生产基地,其中,速度快的是欧洲,具体国家位置还不能讲,模式上,同样採取营运本地化的模式,且会跟欧洲车厂展开「间接」的合作。

#电动车市场 #起飞 #模式 #刘扬伟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