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平认为,碳本来就该有价格,如果实施「一刀切下的碳税」,所有企业徵收一样的碳费,这种齐头式的平等,恐将降低企业减碳意愿。
因为现在政府徵收碳费是齐头式,所有业者都一样,例如每吨收取5%的碳费,张安平认为,最后结果就是,企业都把这5%转嫁出去给终端消费者或市场,企业本身并没有成本负担,很难让企业有驱动力去努力达到减碳效果。
碳交易则是减碳做不好的企业,去补贴做得好的公司;张安平表示,假设碳交易的条件,是碳配额逐年下降,且碳交易价格逐年增加,企业会透过减产、减排或是购买碳权等方式,因应碳排新标准。
碳交易能透过市场机制,奖励减碳绩效佳的企业,对于碳排总量能有效降低。相较之下,若碳税、碳费为齐头式平等,形同变相惩罚减碳绩效佳的企业。
政府在实施碳费前,张安平认为,「碳足迹一定要先做」。企业、政府都要了解碳足迹,政府才能依照标准、凭据收取碳费,否则拿什么标准来打税?
张安平强调,落实碳权、碳费(碳税)和碳交易配套,才能让所有企业真正产生动机去做减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