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阳是大陆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缅甸研究院研究员。长期聚焦缅甸问题、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国际关系、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中国西南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等领域研究。
中美角力,东协国家成为双方拉拢的关键第三方。李晨阳近日在大陆《世界知识》杂志撰文称,美国难以取代中国的经济角色,且在印太战略中,东协扮演角色不重等理由,直指东协不会向美国靠拢。但他也提醒,中国不能低估美国近期来对东协国家的诸多外交动作。
李晨阳指出,东协国家之所以总体上不会只依赖美国,主要有5个方面的理由。首先是美国对东协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其次是美国对东协的政策基本上只考虑美国自身利益,基本不考虑东协的利益。美国虽然新建「湄公河之友」外长会议机制,但并没有付出多少真金白银;挑动东协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但并不想承担责任。
李晨阳还称,拜登政府虽然喊着重视与东南亚的关系,但在其「印太战略」中,重点却是依赖美日印澳的「四边机制」(QUAD),且还要把东北亚的韩国及部分欧盟国家拉进围堵中国的圈子里,这对东协在亚太的「中心性」地位造成巨大衝击。
他进一步强调,美国也难以完全取代中国在东协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在东协国家的经济存量虽不少,但增量有限。2020年中国和东协已互相成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协的投资不断增长,尤其中国的防疫援助对东协各国抗击新冠疫情产生不可替代作用。此外,东协与美国远隔万水千山,但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不可分割的邻居,东协无法独自承受与中国全面交恶的后果。
不过,李晨阳也提醒,中国的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军事上,经济上中国也不能完全取代美国的作用。一些东协国家虽然担心中美在东南亚的博弈,但依然欢迎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
其次,东协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大国平衡,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大国在东南亚地区坐大。至于东协部分成员国与中国之间还存在海洋领土争端,而且中国—东协在经济领域虽有互补性,也存在着一些竞争。
李晨阳认为,东协国家虽不会再走向美国「一边倒」的老路,但拜登政府近期以来的一系列外交攻势对中国与东协关系的衝击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也不应该低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