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台经中心昨发布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CCI) 总指数为74.26点,已连续3个月呈现下滑;六项调查指标中有2项下滑,受近来股市震盪影响,民眾对未来「投资股票时机」下降幅度最多,在通膨忧虑升温下,对未来国内物价水准指标也下探38.8点,创17个月以来新低。

台经中心执行长吴大任解读,国内物价水准的信心指数愈低,代表民眾对物价看法愈悲观,如今指数跌破40点,已经呈现「严重悲观」程度,显示国内通膨压力很大,短时间内疑虑很难消除。

吴大任进一步指出,原物料早已涨价,5月中旬疫情进入三期警戒,商家担心影响生意,明明成本上升也不敢转嫁给消费者,但从主计总处趸售物价指数(WPI)年增率来看,自今年5月起已呈现双位数成长,显示厂商正承受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如今五倍券发行、民眾出门消费频率增加,愈来愈多商家将成本垫高,一次转嫁给消费者,加上明年基本工资调涨,预测通膨压力会从今年第4季延续到明年第1季。

民眾感受到通膨压力,但主计总处、国发会、央行却认为台湾通膨问题不严重;国发会官员表示,新台币匯率近来表现强劲,缓解进口物价上涨的压力,加上政府也调控油电等公共事业费率,都有抑制物价上涨的功能,预测我国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控制2%以下,通膨不至于影响台湾经济。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认为,官员都生活在云端,看不到民间疾苦,从外食、民生用品、房租到房价等价格上涨的压力,政府经常感受不到。

民眾对「未来投资股票时机」信心也同步下滑,吴大任分析,这与主要国家QE退场趋势形成有关,投资人预期市场资金减少,台股未来波动可能加剧,「钱」进股市的态度转趋保守。

#显示 #悲观 #商家 #通膨压力 #吴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