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台澎海底电缆」工程歷经16年,上个月30日正式通电营运,「台澎电网」线路从澎湖县湖西乡到云林县口湖乡,口湖乡民1日表示,陆上电缆经过住宅区及学校周边,经不断陈情抗争无效,只能无奈接受,未来将要求台电设置电磁波侦测器,随时监测电磁波是否超量,确保自身安全。

台电公司「台湾至澎湖161KV电缆线路工程」,从云林县口湖乡设置16万1000伏特电缆通往澎湖,工程自2005年起展开规画,包括海缆58.8公里、陆缆9.1公里,全长67.9公里,总工程预算达157亿元,藉此串联台湾与澎湖的电网。

其中陆缆在台湾端从口湖乡上岸,经过市区、学校,在地民眾担心电磁波危害身体,不断陈情抗议,2019年民眾甚至用肉身挡住怪手阻止施工,1日民眾得知「台澎电网」上个月30日正式通电营运,只能被迫无奈接受。

乡苏姓民眾说,陆缆从口湖乡上岸后併接到电网,此段长度约1.4公里,但因路线经过市中心,居住人口眾多,所以大家才会群起抗议,因为此陆缆不是一般电缆线,而是高达16万伏特的高压电缆线。

地方居民说,虽然台电将陆缆工程挖至地下6至12公尺深,降低民眾对电磁波的疑虑,并宣称161KV电缆线已于全台布设约2500公里,工程技术成熟安全无虞,但「台澎电网」通电后,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期的情况,必需加强电磁波监测,才能让大家安心。

台电中区处指出,依环评承诺事项,已有规范于运转阶段,进行2个月1次的定点监测。另外,之前施工协调阶段,亦已依地方居民及乡公所的协调共识,于口湖变电所围墙上设置即时电磁场资讯看板,若地方居民仍有疑虑,也可个案协调进行会同量测。

#台澎 #口湖乡 #电磁波 #台电 #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