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2022、2024大选的年底4大公投,朝野决战氛围透过蓝绿全台宣讲与夜宿凯道正不断升高;另一方面,新北市民进党团以连环炮的攻势,硬逼着市长侯友宜谴责中共军机扰台;而最新的民调则显示,在政党支持度上,国民党竟然落在民眾党之后位居第三。这三个发生在最近差不多时间、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意象,却微妙映射出国民党意欲重返执政的连锁关卡。
首先,蔡政府这次还是想把公投打成蓝绿对决,并升高为「抗中保台」意识形态的对立,但这4大公投均非高度政治性的议题,而是攸关食安、环保、能源等公共政策的民生思辩,而且多为民进党在野时极力主张、如今却出尔反尔的诉求,因此这次公投决战的结果,不仅将考验台湾民意的理性抉择,更将验证国民党向2024大选迈进的空间能量还有多大。
其次,民进党推进台独的企图不会中止,但会透过嘴炮压迫、软性巧饰等方式不断迂迴进逼,以「反共爱台」的教条强逼侯友宜,如咒语般复诵表态只是开始,而且像侯友宜、卢秀燕这样深受好评的国民党籍民选县市长,更将是绿营强力围攻的首要对象。如何结合并善用泛蓝在地方基层的有机力量,适时而有效地维护蓝营百里侯,不被各个击破,进而成为挺进中央执政的最强基础,将是重中之重。
第三,国民党此际沦为「小三」并不奇怪,一是之前党主席选举的软性内斗,留给外界不良印象犹在;二是民眾党实为一人党,医界出身的柯文哲因疫情专业而乘风顺水,连带拉抬了民眾党水涨船高。
而这也说明了,民眾党独力虽未必能成大局,但国民党想重返执政,必须尽早谋画如何安抚、乃至与民眾党的合作,至少也要使柯文哲无法坏事,否则恐仍将功亏一篑。
综观当前民意需求的执政两大要素,分别是国家安全和治理效能,前者,民进党占足「抗中保台」的话语权与战略高度,国民党必须精进监督的创意与技术、制衡的耐力与深度,而非只是追求抗争的一时激烈度,否则将事倍功半。
在后者,除了前述侯、卢两位领头羊,加上宜兰县长林姿妙等15位蓝营县市长所展现的评价口碑,已成为国民党执政能否胜过民进党,并说服民意的最强资本。
所谓「练招不练功,终究一场空」,如今在野的国民党,立委与市议员应该表现出政治诉求的敏感度与火力,县市长则负责治理的效能与火候,唯有内外在的招式与内功这两方面无所偏废、各显本能、分工合作、分进合击,才能克竟全局,终底于成。
台湾民主政治发展至今,人的因素往往超越政党,选战胜败尤然,从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蔡英文都是如此,如今国民党因传统包袱与刻板形象,更是陷入困境;即使意外掀起旋风的韩国瑜,当初也是先尽量降低政党色彩后,才得以缔造后来的奇蹟。如何珍惜这15位县市长,不让其受政治污染,撑住其中苦干实干、努力做事的几个县市长,以他们为典范,在关键时刻自然会对照出民进党的只搞政治、治理无能,让民意重新恢復信任国民党。
说到底,国民党在2024大选极可能又是想选、能选的人太多,如何择优且服眾?这才是真正的终极困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