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公布10月底我国外匯存底金额月增18.02亿美元,至5,467.01亿美元,连续三个月创歷史新高,央行外匯局局长蔡烱民表示,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资运用收益的挹注,以及当月欧元等货币对美元匯率明显升值。
蔡烱民表示,10月外匯存底增加原因,主要是美元走弱,国际美元指数下跌0.93%的影响,欧元等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大多升值,使得以欧元等其他外币持有的外匯,折计成美元后增加明显。其次来自外匯存底投资运用的收益,「这个月投资收益认列还是比较多一些,基本上每个月认列金额均有差异」。
统计显示,10月国际美元指数走低,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匯率升值明显,其中欧元上涨0.62%,英镑劲扬2.52%,澳币更狂飙4.78%,人民币走高1.33%,仅日圆因避险资金流出贬值1.49%,因此,以这些币别持有的外币资产,折计为美元后增加。
10月台股先跌后涨,当月仍上涨52点,反应在外资持有国内股票及债券按市价计算,连同其新台币存款余额增加至6,987亿美元,约当外匯存底的128%、月增1个百分点。蔡烱民指出,外资当月虽卖超台股新台币656亿元,并且匯出资金,但下旬台股回涨后,应是外资持股的成分上涨,使得余额仍增加。
蔡烱民认为,近期美元又走强,但美国联准会(Fed)利率决策会议后,主席鲍尔宣布缩减购债计画及时程,预计明年6月减至零,但升息还要看就业等经济数据表现的情况。市场看法普遍一致,因美国经济前景看好,若美债殖利率攀高,最快明年底前将升息二至三次,届时将刺激美元需求,使得美元走强,非美货币反应走弱。
新台币10月底至11月以来续在区间震盪,11月5日收在27.882元兑1美元,为近二周新低。蔡烱民说,匯率变动的因素眾多,除了外资动向,还包括出口表现不错、寿险业海外投资、民眾买匯等,但主要还是国际美元走势,「这应该是明年下半年之后比较大的影响因素」。
台湾外匯存底余额在主要国家排名仍是第五名,第一名是大陆至9月底3兆2,006亿美元,第二名日本至9月底为1兆2,849亿美元,第三名瑞士至9月底1兆44亿美元,第四是印度至10月20日的5,771亿美元。另台湾出口主要竞争对手南韩10月底4,442亿美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