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11日传出拜习线上峰会将在15日举行,如果属实,这大概是有史以来从讯息发布到正式会面时间最短的峰会。
情况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美国内部的形势。一则美国的确需要这样一个峰会来应对内部的问题;二则是美国内部的形势混乱。所以这是在8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接受CNN访问,就其相关中国政策做一说明,而中共外交部长王毅也在次日于《人民日报》以具名文章回应,在这样的高空对话后,这一峰会才能算是有了谱。
严格而论,美方是自G20峰会结束,拜登回到华府后,处理完国会1.75兆美元的基础建设经费后,才开始全面专注在此一问题上。因为拜登政府内部在若干重大议题上是处于分裂局面;就对台议题而言,至少分成两大派,拜登总统本人与气候特使凯瑞是一派,而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国务卿布林肯与有「印太沙皇」之名的坎伯则另属力主对中共强硬的一派。这样的结构,再加上华府普遍的反中气氛以及只会跟着起哄的国会议员,使得拜登的中国政策基本难行。
但若就美国内部的需求而言,美国的经济情况已不再允许拜登政府再拖下去;美国在经济问题上亟需中共的配合,从双方降低关税、第一阶段的贸易实施,再到美国国债问题都要北京的「协助」。此一情况连带影响美国明年的期中选举;更麻烦的是,以拜登的一任政府来看,若是明年期中选败,极可能导致2024共和党的「川普们」班师回朝;影响所及终将导致美国的终极没落。因此,拜登就其中国政策上有不得不尔的压力。
就北京而言,美国前总统川普的4年任内作为,使得北京在政治外交的道德性议题上,有了强大的着力点。因此也在相关议题,尤其是在对台议题上有更大的自信。这在王毅9日的文章中可以清楚看出。
苏利文在8日的访谈中,清楚的就两大议题给出了答案,一是拜登政府并不寻求改变中共政府,双方是可以共存的。二是台海维持现状。然则,在第二个议题上北京显然尚不满意,但就阶段性的发展而言,这大致会是一个可能的妥协点。若就歷史的发展来看,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在向台独、一中一台倾斜。早在柯林顿时代,美国的中国政策就曾经是「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两个中国」,在小布希年代亦曾是「不支持台湾独立、反对两岸片面改变现状」;其后的欧巴马执政时,台北则是马英九任总统,没有类似问题;直到蔡英文、川普相继上台,天下大乱,此一问题才再度浮现。
而拜登出任总统后,相关政策歪歪倒倒,就连拜登本人说法都颠三倒四、前后难解。苏利文8日访谈的说法则是,「台海维持现状、反对片面改变现状」,此说虽因没有「不支持台湾独立」,尚不如柯林顿、布希时代,但维持现状的定义为何,其中就有玄妙之处。看来当前的角力之处,或许就在美国是否「不支持台湾独立」了。(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