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重新检视人类与环境、歷史与土地的关系,「2021远东建筑讲座『歷史.人文.地方』国际论坛」,不论是日本知名建筑师竹山圣、团纪彦,或台湾艺术、建筑界与谈者,均强调了深耕「土地」的重要性。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系主任陈冠华指出,定下这样的主题确实与当下受疫情衝击后,人与环境关系重整有关,「事实也发现,所有主讲者的诠释还是回到古典定义」也反应了当下建筑、设计的思维,确实必须回到歷史、人文,尤其回到地方来谈。作为主持人的建筑学者、作家阮庆岳也表示,「地方」不是政治的、自然的,而是和每个人相关的。

这世代的年轻学子如何面对国际与在地?日本建筑师团纪彦指出:「国际交流很重要,而且现在年轻人对于如何相遇、交流,远比我们更有创意。但不妨以一只眼看国外就好,另一眼要看自己的土地文化,趁着疫情好好审视自己生活的土地,反思后再开启国际交流,相信成果会更丰硕。」竹山圣也认为,年轻人像海绵般吸收力很强,不论往外走到哪,要切身地体验才会成为自己的骨肉,而后更能在自己的家乡贡献。

铭传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褚瑞基指出:「在准备给新的一代接棒了,浸润是所有学习的核心内容,在谈新技术和思考时,身体力行去认识土地很重要」。元智大学艺设系助理教授陈怡洁也表示,自己的求学歷程,往往向往的是国外的模式「了解东京比了解台北多,后疫情时代加上近年文化工作者关注地方脉络,才发现台湾很大,也很国际化」。

阮庆岳指出,当日本建筑大师也强调土地与台湾的美,更提醒我们要重新地认识自己脚下所踩土地的歷史与人文,才能与他者有更丰富的讨论与创作。

#深耕 #土地 #重要 #地方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