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非常多国家承诺要积极地拯救我们的环境,所以联合国宣布了130多个国家承诺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在这么多的承诺之下,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国家在绿色新政上万箭齐发,包括许多国家建置了排放交易的市场手段进行减量,也看到碳边境调整机制,让所有企业都相当紧张,许多国家积极建置经济活动环境标准,对于未来永续经济的活动导入更多资金,这些手段都会切实影响到政府、企业、民眾未来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看到COP26(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于很多环境管制有更明确积极的方向,有100个国家针对甲烷、天然气也明确做出2030年以前必须减少30%的排放量,这个对于台湾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讯,我们在能源政策上面过度依赖煤炭跟天然气。
政策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诺2050年碳中和,也需要更多积极性的手段,但减量成本这么高,政府可能需要积极建置跟国际接轨的相关政策,包括碳定价排放交易市场、永续金融经济的永续分类标准,这都是政府在短期内应该积极建置的系统。
另外,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碳边境调整机制,会导致出口成本的负担,对于企业而言,更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如何使用低碳能源,如何导入再生料改变制程,让整个产品的排碳、对环境损害可以具体减少,这是企业不得不做的部分。
联合国公布相较工业化前的水准,2011至2020年的全球地表温度已升温近摄氏1.1度,未来1.5度势必会发生(COP26达成协议,各国同意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摄氏1.5度内)。在这么热的情况下,民眾会受到的影响已经不是缺水缺电的威胁,像珊瑚、无尾熊已经面临濒临绝种的境界,所以对民眾而言应该适时导入低碳生活,甚至于大家的就业是不是该选择更加友善环境的领域,才能更加保障未来的发展,这都是民眾可尝试思考的地方。(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