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最新统计,2020年制造业附加价值率自2016年后,首度突破30%大关,更衝上32.28%,创下歷史新高。主计总处副主计长蔡鸿坤分析,中美贸易战及疫情带动供应链调整,促成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加速回流台湾,产业附加价值率随之提升,台湾的经济风貌已经转变。

2020年制造业附加价值率也是自2016年后,首度突破30%大关。「附加价值」指的是企业生产总额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原物料及半成品等成本后的价值;「附加价值率」则是附加价值占生产总额比重,代表每生产1单位产品,所创造新增价值的能力。

蔡鸿坤强调,2020年不只制造业附加价值率32.28%创下歷史新高,其中的资通讯(ICT)产业附加价值率攀升至42.97%,同样写下新高纪录。

蔡鸿坤指出,近几年高附加价值厂商回流台湾,且持续在台进行投资,附加价值率提高不只带动经济成长,厂商赚得钱多、课税也多,政府税收增加,进而形成经济、财政的良性循环。

蔡鸿坤分析,中美贸易战及疫情带动供应链调整,均导致台商加速回流、扩大投资,让台湾经济体质更强劲、具有韧性;2019年至2022年,台湾经济成长率均可达3%以上,显见台湾的经济风貌已经转变。

另外,主计总处统计,2020年台湾生产面附加价值率为48.45%,为2002年以来新高纪录;各行业中,以教育业附加价值率81.8%最高,不动产及住宅服务业76.69%居次,批发及零售业72.93%排名第三。

相较之下,附加价值率倒数三名分别是电力及燃气供应业42.24%、制造业32.28%及营建工程业31.19%。不过主计总处提醒,附加价值率的高低,必须在性质相近的产业之间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主计总处说,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以租金、水电及通讯等营业费用为主,工业则须投入大量的原材物料,中间消费比重远高于服务业;因此服务业附加价值率远比工业还高,关键是产业特性不同,不宜相互比较。

#附加价值 #歷史新高 #服务业 #制造业附加价值率 #附加价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