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最新公布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达2.84%,创下近9年来新高;国发会主委龚明鑫昨出席「2022投资趋势论坛」时表示,明年物价仍是重要议题,要到后年(2023年)才会好一些;国泰世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启超表示,通膨议题短期间内很难缓解,「高通膨」恐怕比预期更高且更久。

龚明鑫表示,通膨是全球议题,疫情造成塞港,影响供应链延迟,加上油价上涨、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等,导致制造业供应商交货时间不断延后,经调查,有半数以上美国企业预期明年供应链中断的情形仍会持续进行。

塞港难解 货柜船海上排队

林启超指出,美国洛杉矶港、长堤港,货柜船挤在海上排队,就可以窥探塞港有多严重了,去年底船只平均等待卸货时间是5天,现在拉长到21天,卡车拖运也从平均5天延长到8天,简言之,进口商品须经1个多月的旅程才能到消费者手上;耶诞节即将来临,消费者订购的耶诞树现在可能还卡在船上,「高通膨」将比预期更高且更久。

林启超进一步指出,疫情反覆,港口有人染疫、停工戏码不断上演,塞港问题短期内很难结束,是造成高通膨的主因;全球经济復甦带动市场需求上升,供应链短期无法缓解,缺工、缺料、工资又上涨,疫情引发的供需失衡,短期很难缓解,各国央行原本预期「通膨回温」,现在演变成「通膨高涨」,投资人担忧落入停滞性通膨。

先鸽后鹰 美2023恐升息4次

瑞信亚太区私人银行大中华区副主席陶冬表示,通膨来了,不会轻易离开,更大胆预言美国Fed主席鲍威尔可能「先鸽后鹰」,可能明年第4季首次升息,2023年升息四次。

林启超认为,台湾央行明年要面对三大难题,重要顺序分别为高房价、高通膨,最后才是匯率,虽然在台北蛋黄区买房,很多人手捧现金,即使升息也难抑制房价上涨,不过,林启超认为,央行还是会表态,预测央行理监事会将对房市採取更严格、更大范围的选择性管控。

台湾物价相较于美国5%、6%的涨幅,龚明鑫认为台湾压力比全世界稍微小一些,政府对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设有缓涨机制,近来政府也让大宗物资降税、量贩店设平价专区、进行联合稽查等,对平抑物价有所帮助。

#龚明鑫 #央行 #升息 #通膨 #林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