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海上自卫队第4艘最上级(Mogami-class)巡防舰下水,这是日本「海自」建造的未来多任务巡防舰。所谓的多功能、多任务是指具备防空、反舰、反潜能力,还能执行扫雷与猎雷任务,将取代初雪级、朝雾级等旧型驱逐舰,未来建造总数可能达22艘。

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巡防舰,那真是恶梦连连,一觉醒来发现又退回到上世纪40年代,海军接「八舰」中1500吨的老太字号,也好像又退回到使用老三吋炮的年代,更致命的是,设计完全不是以「威胁或任务」为导向,而是让完全不懂「威胁或任务」的民间船厂来设计规画。

试问:他们能跟美国的「Bath Iron Works」同样的高水准吗?在商言商,台湾的船厂不可能养一批设计军舰的专家,20年接不到1个案子!不负责任地交由船厂全包,当年海军吃的亏至今还在滴血。

就海岛地形言,海军最大的任务是反封锁,但在陆军主导的军事战略中尽信滩岸歼灭的信念,导致反封锁排不上军事战略最优先项目。全岛军民的发电与动力资源、粮食供应一旦中断,数以千计的机甲兵力均将丧失动力,而十几万大军也将尽成饿莩。

当年许多日本海自退将来访,晋见李登辉总统时无不提及二战日本战败的教训,苦口婆心忠告「反封锁绝对是第一要项」,而且如果可能的话,两国海军有可能「在同一个战场从事同一个作战」。

也就是日本的西南航线与我国南海运油气航线是重迭的,有类似联合的可能。如今我们的军事战略完全不提反封锁,只在台湾眼皮下几十里的防卫,根本是拒绝他国军事协助的机会。而且反封锁当然要走出去,这也是印太战略的实践,而不是台湾只会空口说白话,只能当别国的累赘。

军方计画建造像成功级4000吨的巡防舰就可因应未来的护航作战任务吗?大错特错!别忘了,派里级是美国海军因应上世纪70年代威胁的「低组合」兵力,只能护航低威胁下的后勤舰船。50年后的今天,共军威胁成长,就算是派里级连存活都很吃力,所以不能再有巡防舰就是「低组合」兵力的错误观念了。

这就是为什么海上威胁远较我国为轻的大国海军,均将新一代巡防舰提升到5000吨以上。而我们护航的航线太长,遭遇空中威胁的机会大增,加上我舰极难返港整补,所以防空飞弹弹舱必须扩大。老实说,原拟双体船构型是参考防空作战专家的卓见,惜部分同仁从未参与反封锁的战役模拟,就算4500吨的巡防舰能接战几次?

军方不能只把中科院当作厂商,他们的参与一方面可提供专业谘询,另方面可提供新军事科技的资讯,也可做后勤支援。

当年拉法叶的电战系统案就是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海军有底气拒绝向法商让步。如果把中科院当外人,海军有能耐全扛国造巡防舰吗?(作者为海军退役中将)

#船厂 #任务 #封锁 #威胁 #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