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利泽焚化炉教育园区内的「焚化底渣资源再生厂」15日下午揭牌启用,环保局表示,焚化底渣资源再生厂不仅在国内极为少见,再生粒料处理效能更达到优异水准,处理过的再生粒料可直接提供给水泥厂等业界,作为水泥生料之用。

宜兰县的焚化底渣资源再生厂1年可处理底渣量为3.3万公吨以上,前处理程序包括人工捡拾、4种粒径筛分、循环式破碎、5段磁选筛选(回收铁金属)及涡电流筛选设备(回收非铁金属),厂内设有贮存区熟化焚化再生粒料,底渣筛分后另可成为再生粒料,可做为水泥生料、道路级配掺配料,可降低政府处理底渣财政支出,达到减少碳排放量与达成资源再利用的永续目标。

宜兰县长林姿妙表示,焚化底渣经过筛分后,成为水泥生料及公共工程的建材替代原料,宜兰县公共工程将可多方善加使用筛分厂生产出来的优质粒料,赋予底渣新生命,一方面还可降低处理底渣的财政支出,一方面也达到减少碳排放量与达成资源再利用的永续目标。

县府在仓储式资源再生厂北侧设置一座名为「5公吨的垃圾」公共艺术,设计理念描述垃圾与底渣之间的体积关系,焚化处理后的垃圾会留下约15%至20%的底渣,等同每天焚化600吨的垃圾就可产制120座「5公吨的垃圾」公共艺术。作品试图以再生粒料与垃圾的对比,及磨石子工法表现再生粒料的剖面,展示难以看到的一面,县府期待唤起大家重视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

#焚化底渣 #生料 #水泥 #垃圾 #再生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