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投投票前一天,出现民间团体以某市民的名义,刊登新北市长侯友宜过去对核四的看法,巧妙制造侯市长署名表态反核四的观感。对此侯市长怒批移花接木、混淆视听,并感嘆公投玩成如此。但或许正是侯市长日前对公投「不表态的表态」千字文让大家摸不着头绪,因此给了他人任意诠释与过度解读的空间。
而对一般民眾而言,不也正是如此。当自己对重要政策不正面做出决定,或放弃表达立场时,就等于将决定权完全交由政府,即使政策方向非本人所愿,也只能任政府摆布。
18日的公投,正是民眾就全国性的公共议题表达自己主张的重要机会。四大公投,包括「反莱猪进口」、「珍爱藻礁」、「重启核四」、「公投绑大选」等,攸关人民的健康、环保、用电及民主权利,民眾不管是反对或支持现行政策,都应在理性思考后做出对国家社会最好的选择,最后让政府「乖乖」听从大多数的民意行事,这才是「人民作主」的民主,而不是大选胜选后,人民就由执政党「玩4年」。
在欧洲,如德、法、英、荷兰、比利时、瑞典等国家,公民都没有针对全国性议题提出公投的权利,仅限对地方性的议题公投。大多数欧洲国家可作全国性公投的项目主要针对修宪、主权及领土变更事项。而1970年代之后,超过一半以上政府提案的公投都与欧盟参与有关,但这是欧盟国际条约的要求。只有瑞士、义大利等少数国家,人民才有比较完整的公投权利。
2018年底,法国兴起的黄背心运动,虽起因于油价上涨与调高燃油税,但后来诉求扩大到要求更多的直接民权,包括直接罢免总统、直接废止法律、人民可直接提出法律提案与修宪等。法国大革命已超过230年,这些对台湾来说耳熟能详的政治权利,法国人至今还必须在街头抗争。直接民权在台湾的实践,是我们民主值得骄傲的地方,甚至也超越没有全国性公投与罢免总统权利的美国,值得台湾人民珍惜。
公投是人民作主的机会,但是民进党政府不仅不愿倾听民意,检讨政策,从蔡总统以降,到整个内阁、绿营县市长、民代和网军侧翼,动用国家机器和政府资源进行扭曲事实的宣传,说理说不过,就「打包」四项公投,诉求政党对决,完全遮盖了民生议题的实质讨论,实在是开民主的倒车。
但当执政者将公投视为洪水猛兽时,对人民而言,这就是保有我们时时成为国家主人的最终利器。惟有民眾越发自觉,政府才可能愿意低头倾听民意。人民希望政府的决策能摆脱蓝绿恶斗的泥淖,就应该踊跃投票,利用公投的契机对政府施加压力,先打破政党对决的框架。
自己不做决定,别人就帮你乱做决定;自己不说清楚,别人就会帮你胡说。与其事后感慨,忿忿不平,不如自己拿回决定权。「我一定会去投票」,投下心中认为对的事,让人民做回国家的主人,台湾也会是赢家!
(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