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暴增、环境法规日益严格,加上乾旱导致缺水严重,令加州酪农快要活不下去。
■Dairy farmers in California face pressure from rising costs, increasingly complex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a quest for water.
加州是美国牛奶最大产地,可是当地酪农近日面临生存危机,不仅遭遇生产成本攀升压力、环境法规愈来愈繁琐复杂,又面临严重旱灾带来的缺水挑战。这促使部分酪农开始思考是否转移生产阵地、停业退休,或是改种其他作物。
加州是美国最大农业州,其中酪农业占该州收入最大宗,每年贡献超过200亿美元。加州九成牛奶产自于中央谷地圣华金谷(San Joaquin Valley),如今乳牛饲料与水费飙涨,导致每加仑牛奶成本大增,令当地酪农不堪负荷。
现年58岁的第三代酪农蒙泰罗(Mike Monteiro)表示,今年春季降雨稀少,严重乾旱看来在所难免,促使他们赶紧挖井取水,但如今地下水源逐渐枯竭,其中一口井甚至吐出沙来。
酪农业十分消耗水资源,一头分泌乳汁的乳牛每天最多可喝下高达50加仑的水,而种植饲料作物耗费的水量更惊人。
乾旱延续 恐掀倒闭潮
蒙泰罗在加州乳业重镇图莱里(Tulare County)拥有三座酪农场,其中二座已于夏季关闭。他担心,若乾旱情况持续下去,那未来三年内老旧农场设施恐怕都得面临停摆命运。
受到今年缺水影响,酪农不得已只好休耕或减少灌溉,连带伤害玉米与紫花苜蓿等作物产量。他们被迫向邻近州郡购买饲料,但在供不应求之下,过去一年来中西部玉米与大豆价格早已狂飙,如今又遇上乾旱、收成下滑,导致饲料作物价格进一步走高。
加州酪农业于1980年代~2000年代迅速扩张,这段黄金时期被喻为「白色浪潮」(white wave)。酪农齐聚于加州中部,在此处兴建大型农场,生产牛奶的效率远胜过其他州,加上临近港口的地理优势,使其方便将牛奶出口至他国。
牛奶产量10年仅增2%
业界人士表示,加州牛奶产量成长速度于2008年开始放缓,原因包括饲料与劳力成本攀升,以及环境法规趋于严格等。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0年~2020年,加州牛奶产量仅成长2%,远不如科罗拉多州的暴增83%与德州的增加68%。过去十年来,美国共有25州牛奶产量成长速度超越加州。但加州产量仍是全美第一,远高于第二名的威斯康辛州。
加州酪农生产成本与饲料价格呈正相关,后者向来是酪农最大支出。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全球乳制品策略师(Mary Ledman)指出,动物饲料今年约占酪农生产成本逾60%,比重高于2010年的48%。第二大支出-劳力成本在这段期间累涨逾20%。
加州大学农业经济学家索姆奈(Daniel Sumner)表示,加州制定法规维护当地空气与水品质,繁杂的劳动与环境法规不仅增加牛乳生产成本,更让许多酪农长期下来疲于应付。
面对此艰难情况,加州部分酪农已卖掉农场或迁至他处,部分业者则改种价格不错的杏仁或开心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