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过去5年以来,特别在两岸关系的推展面,一直是呈现断层式的起落。这从蔡英文2016年上任后最初的一段期间、她一些重大讲话和文件发布,加上接受国内外媒体访问的报导,已经能看出她「两岸政策」的轮廓。譬如,她对两岸关系在形式上虽是希望能做到「维持现状」,但在言词上,则尽露要走出「现状」的企图。

其中对于可维持「两岸现状」的「九二共识」,蔡英文则是从没有表达认同或接受过,特别在2019年1月2日蔡英文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 周年的纪念谈话提出了有关「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时,蔡英文曾强硬地回应说:「我们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根本原因就是北京当局所定义的『九二共识』,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

此后,总统蔡英文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更是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相互定位开始明确放置在「国与国」的位阶。譬如,她在2021年10月10日发表文告时提出「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引起了「两国论」重启的讨论。因为这次双十演说是把《台湾前途决议文》的部分论述放入文告,开始形成对内对外都在形塑两岸是不同的国家。

当然台湾整个「趋独」情势,开始引发大陆内部普遍求「武统」的声浪;国际社会也频发「台海情势」危急的警讯。但值得注意的则是习近平在2021年提出的两项「两岸问题解决方案」,如果运用到实际面来操作,依作者的判断:习近平实际已掌握整个「当前两岸情势的走向」,但面对台湾仍希望「以和解独」。

首先,在2021年10月9日中国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时,习近平针对台湾问题释放出最新信号,除了誓言一定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歷史任务」,最重要的是,习近平仍然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习并说:「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都要站在歷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復兴的光荣伟业」。在这里,「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基调再次强调,在今年10月1日至4日有150架次的中国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以来,习近平首次对海峡局势做出明确表态,而且在讲话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使用武力统一台湾。

其次,在刚结束的中共19届6中全会上,习近平也释出对台政策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战略定力」,显然在此前提之下,「武统台湾」已不在大陆内部的主流思考,并且大陆媒体对台评论与报导也开始明显降温,并开始议论哪种「因素」会对和统启动最有利的作用。其中国台办副主任刘军川提出的「统一后台湾财政用于民生」,已引起大陆与台湾内部热烈的讨论,并有大陆网民认为先把大陆本身的经济与民生搞好,才是和平统一台湾最关键的因素。

再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12月16日「反台独不反台湾」的表态,以及大陆国务院在同一日发布ECFA继续实施文件,形成后续呼应。《旺报》在12月25日社评就提到:「北京既不会被台独激怒,也不会被美国挺台政策干扰,更不会被内部武统仇台声音迷惑,这应该是最清晰的讯号。」。

如果我们可运用「足够的耐心与战略定力」的提醒,允许台湾先把「两制」的优越性公开来推敲,至少让大家有空间来进行「两制」的讨论,而且也提供台湾人民另外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至少台湾民眾稍后可能体会到:当他们需要「两制」继续时,也必须考虑到有个「国家」在背后保障「两制」。(作者为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两制 #祖国 #蔡英文 #武统 #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