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仁(前坐者)与作家林文义、曾郁雯夫妇合影。(林文义提供)
何华仁(前坐者)与作家林文义、曾郁雯夫妇合影。(林文义提供)

有「鸟人画家」美誉的何华仁,去年12月18日病逝于宜兰家中,在他生命最后的数个月,心心念念是将作品集完成,却遗憾未能在其生前问市。多年好友廖玉蕙表示,何华仁从得知脑癌復发到辞世,仍展现了强韧的生命力,并遵其遗愿,身后回归大自然,与他所爱的飞鸟一起遨翔。

作家廖玉蕙和夫婿退休后因画画而与何华仁结缘,「华仁曾说,席勒28岁、梵谷37岁就去世了,想画,就要趁早。说这话那年,华仁也正值37岁」。作家向阳表示,1980年代编《自立副刊》时常需要插画,而与何华仁相熟,而后何华仁便开始创作版画。

向阳指出,何华仁的版画以木板版刻,以黑白水印为主,他用雕刀在木板上刻绘臺湾的百鸟,深刻细描,让野地、沼泽和天空的鸟,随着雕刀停驻于木板之上,线条或简单、或细密,都栩栩如生,勾勒出刻者的他与鸟类的深情,他刀笔下的老鹰展翅俯衝、亲子依偎的神态,幅幅跃跳纸面。这是何华仁多年参与台湾猛禽生态研究与保育的结晶,也和他的刻工已然超神入化有关。

「何华仁的版画留驻天上的飞鸟,打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猛禽世界。这是他以数十年鸟类观察、研究与保护的经验为基础研磨而出的,既呈现了台湾的鹰隼之美、生态之美,也台湾版画艺术开拓了一块崭新的美地。」向阳说,如今何华仁虽离世,「他用版画留住了飞翔台湾天空的老鹰,也以版画为他一如老鹰的生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廖玉蕙等当年与何华仁一起组画会,每周都会一起画画、写生、喝下午茶,逢年过节轮流到彼此家聚餐,寒暑假时一起出国,留下诸多美好回忆。何华仁2017年确诊罹患脑癌,但一直未因此丧志,廖玉蕙说:「画展后他不断地在顶楼画室的长桌上拓着版画,其实是很费力的」。

今年9月30日廖玉蕙与雷骧等一同到宜兰探望何华仁,亟力劝他回诊,「他自己的身体他其实很清楚,当时就说已圆梦,做想做的事而不留遗憾,就是最好的道别。」10月虽赴医院检查后确定復发,他仍坚持回到自己家,安静地走完最后一程。廖玉蕙说:「就像早期一起去日本,他说要带大家吃拉麵,就会坚持地,很有自己主张地,去吃上那碗好吃的麵。」生命的最后一哩,他也为自己安排了最想要的告别方式。

受何华仁委托编辑、出版《台湾鸟版画何华仁作品集》的扫叶工坊总编辑傅月庵表示,作品集虽谈了1年多,但去年10月才正式接手这个任务,「可以说是生死之约了,当时他身体已经很不好。」最后虽没能在他生前上市,但何华仁看到样书,一切合乎他的想法:大开本、中英日法4种文字对照,也算完成了的心愿。

作品集共3册:《溪谷里的猫头鹰》、《有隼.游隼》与《花见小鸮》,克服印刷和装帧的困难,超大开本几乎是原画大小,首刷将3册精装合售,预计2022年2月1日上市。

#华仁 #作品集 #廖玉蕙 #何华 #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