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台西乡进行中山老街再造,在市区3叉路口圆环处打造装置艺术《希望之海》。《希望之海》以台西养蚵产业为发想,用蚵架形成蚵田意象,经社区民眾投票命名,用以纪念之前遭拆除的台西国中蚵贝大壁画《希望之海》,意谓薪火相传,永远充满希望。
台西乡因人口外流,市区中山路老街日益没落,云林县政府因此推动「台西乡中山路人文景观再造」计画,工程包括街区颓屋改造、绿化口袋空间、老店博物馆导览解说系统、社区景观节点等,社区民眾期待老街再现荣景,也积极投入公民参与。
《希望之海》工程由水牛设计部落公司规画,公司负责人吕耀中9日表示,台西圆环装置艺术的设计与命名,均由社区居民投入参与,以蚵田地景为设计意象,一根根柱状体有如伫立在海里的竹子蚵架,上面横向的连结象徵一波波的海浪,一丘一丘则是退潮后的沙丘。
吕耀中说,《希望之海》的命名诉说一段故事,2007年地方民眾与艺术家蔡英杰、许秀云,在台西国中教室大楼外墙共同创作1幅长10公尺、宽8公尺的蚵贝壁画《希望之海》,却于5年后校舍改建时被无预警拆除,社区居民为纪念这片壁画,决定将圆环装置艺术命名为《希望之海》,象徵《希望之海》永远在台西。
在地民眾说,早期台西圆环中央有1颗老榕树,树下有摊贩与座椅,是大家乘凉聊天的好去处,后来因道路整建,榕树与圆环结构都被移除,很长的一段时间台西圆环只有槽化线,缺乏特色且安全性不佳,如今藉由《希望之海》重塑圆环风貌,大家都非常期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