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入境旅客需持阴性报告才能入境,但下机再检验却验出确诊,让许多人质疑航空公司未在境外先把确诊者挡下。航空业者昨无奈指出,各国对阳性的标准不同,PCR报告样式也不一样,更别说要判断真偽,既然旅客拿得出阴性报告,工作人员只能放行登机。

有航空业者说,在外站检查旅客PCR检验文件时,只能判读文件上的阴性或阳性,无法验证真偽。此外,各国对于阴性的标准不一,有的国家Ct值28就算阴性,有的是Ct值30,标准都低于台湾,但文件上通通显示「阴性」,回国才被我方筛检出。

更可怕的是,在某些国家PCR证明可以直接用买的,急于出国或不想付PCR检验费用的人士,可能选择此不法管道,航空公司无能为力。

成大交管系副教授戴佐敏表示,把第一线防疫问题交给航空公司「实在太困难」,既然疫情指挥中心要求航空公司在旅客登机前检查PCR、量体温,业者都落实了仍无法闪避疫情,代表情况不是航空公司所能掌握。

戴佐敏指出,旅客PCR报告可能造假,就算发烧也能靠退烧药闯关。最近还有人讨论简化供餐服务,她认为,航空公司是最希望不用供餐的人,减少成本又避免人员接触,但为何业者还是要去做这复杂的事?毕竟长程线还是得回归旅客需求,否则10几个小时下来,人飞回来都先饿昏了。

#文件 #真偽 #PCR #航空 #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