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堪称祸不单行的则是,除了缺乏中阶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产业界最大的困境,在企业体系属于高阶的白领主管或专业人员,虽然于主计总处的调查报告中,并未显示出有大量缺额的情况,但是有关高阶人才的延揽甚至是抢夺,近年来俨然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

具体的事例,包括英特尔副总裁汪佳慧于11日就公开表示,英特尔将在台湾推动「员工推荐计画」。如果公司员工能够成功推荐来自业界七家指定友商的好手进入英特尔服务,则该员工将可获得最高新台币24万元的特别奖金。而更早之前,包括台积电、联电、联发科等台湾的半导体大厂,其实也已各自祭出高薪抢人才的方案。

面对全球半导体人才不足日趋严重的现况,固然促使相关企业不得不重金加码公开抢人才。而与此同时,透过其他不同管道,私下进行高阶专业技能的窃取或仿制,自然更是层出不穷。

如何面对这种国际间高阶专业人才竞抢,中阶技术人力短缺的内外困局,因而无疑成为执政当局无法迴避的课题与严峻考验。尤其是台湾除了已经进入高龄社会,近年来加速的少子化,所形成人口结构的改变,更使得未来本土劳动力的供给也将产生巨大缺口。因而如何补足此一缺口,以及培育或延揽高阶专业人才,也就更见急迫性。

客观而言,执政当局对于此一趋势变化与所带来的挑战,也并非无动于衷。在蔡总统的第一任期,于2018年时担任行政院长的赖清德,就已在当年12月14日院会审议通过「新经济移民法草案」,将外国专业人才、中阶技术人力、海外国人及投资移民列为适用对象,并正式移送立法院进行审议立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立法院未能在2019年的两个会期中完成三读,等到2020年2月第十届立法委员就职,依照「立法院职权行使法」所设定的「届期不续审制度」,遂使得尚未完成立法的「2018年版新经济移民法」,只能被迫形同具文的束诸高阁。

为了化解这种「无法可依」的困境,蔡总统其实也曾在2021年1月的民进党专案会议内特别邀请专家报告,重申制订「新经济移民法」的必要性。甚至民进党籍立委罗致政也于4月9日举办「新经济移民法推进的方向与进程」公听会,表达关切。而在会中行政院国发会代表也表示,「新经济移民法」已重新在2020年1月送请行政院审议,但迄今已近两年,却仍未能通过院会核议送至立法院。

推论行政院何以迟迟未能将新版的「经济移民法草案」送请立法院审议立法?如果说是因为苏揆公务繁忙无暇兼顾,那自然是讲不过去,反而会坐实不把赖清德前院长的倡导,蔡总统的宣示,以及民进党立委的关切当回事。又或如果推给幕僚的疏忽,忘记将草案列入院会议程,则岂非曝显组织的松散。至于归因于因为不同部会对草案内容、规范尚未获致共识,同样也只是凸显行政团队不同部会各自为政,无法经由协商获致共识的病灶。

平情而论,面对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大企业竞相投入高端人才的延揽争抢,以及台湾产业界所陷的缺乏中阶技术人才的困境,治本之道自然是应该启动各不同相关人才的培育工作。诸如教育部已在整合产官学研于顶尖大学设立半导体学院,甚至也包括诸如旺宏等四大记忆体大厂,直接与长庚大学接洽产学合作育才的「人才荒自救方案」。但是人才培育缓难济急,透过制订「新经济移民法」,以吸引外国专业人才,及一般中阶技术人力来台工作的意愿,虽然是属于治标的措施,却也只有标本兼治,才能维繫台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其成败的关键自然是不容有立法时程的蹉跎与延宕了!

爰是,在第十届立法委员的四年任期已经将过半的当下,如果新版的「新经济移民法」还是出不了行政院,等到2024年又逢立法委员换届,一切法案审理又得重来,则其代价后遗将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郑重提醒苏揆务必把握时机,以免自误、误国!

#自然 #中阶 #立法院 #高阶 #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