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5年就将进入超高龄社会,长照产业商机即将引爆,「信托」可成为点亮长照隧道的曙光。台湾高龄产业创新发展协会理事长林峻晖分析,台湾2025年会有100万的高龄人口需要照护,若高度照护年花50万元就是5,000亿元,再加上服务业、周边AI、相关等值产业输出国外就是年产值上兆元,而「信托」的加入会是一道曙光。
在「异业多元的安养产业合作契机」综合对谈中,林峻晖首先指出,高龄生活面临两条隧道,一条是健康人生的高龄者占70至80%二是不健康(失智、失能)的高龄者,约占10至20%,二种人都必须活得快乐就要有方法。而长照可分自助、公助、他助,其中,「信托」都可以给很大支撑,这二条隧道在「信托」进来后就有曙光。
信托公会秘书长吕蕙容则出,「信托就像一艘金融航空母舰」,可以搭配各项金融商品及透过异业联盟提供各项加值服务,扩大「信托生态圈」就能增加安养信托功能,信托业与长照业异业联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吕蕙容表示,在过往的经验中发现,对于安养信托受益人(受照顾者)情形最瞭解的,是该个案的长照个管师,如长照个管师可与受托银行携手结合,甚至担任信托监察人,将可适时反映受益人的状况及需求,透过长照个管师长期的个案管理追踪,加上受托银行管理财产专业及依信托需求专款专用之弹性支付,将会大幅提升安养信托的效能,所以双照合作模式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合作金库信托部协理张玫蓉指出,在信托部走访过程中,长照业者怕提供服务后收不到费用,而住民则担心缴保证金后钱被挪用,「安养信托」就是个好工具。每月有对帐单可建立彼此信任。像合库的安养信托就可以提供「定期、不定期支付(医疗、耗财、营养品费用)」,信托契约也能约定在一定金额内银行有裁量权,老人家年岁增长时、物价指数有波动、有安养需求,就可从信托专户支付费用,不用麻烦子女,做到「养老靠自己」,舞动精彩乐活人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