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时报副总编辑兼地方中心主任陈腾芳,近日出版回忆录《流转》,细数28年的新闻工作经歷,从乡镇记者到媒体高层,内容写实带情感,文采飞扬且风趣,文笔丝毫不减当年。他强调,人生过程难免有挫折、困顿与误会,但只写感动与感恩,不舒服的寧愿让它随风飘散。
陈腾芳于1978年考进中国时报,初任新竹县驻乡镇记者,短短8年即升任新竹特派员,是当年中时最年轻的特派员,直到2006年以副总编辑兼地方中心主任职务退休,16年后再将个人28年的工作经验、新闻事件集结成册出版第1本个人回忆录《流转》。
出版此书前,其实陈腾芳已先在脸书以《老记FREE》系列推出,文章一出除唤起感同身受的老友、「老记」圈一致好评与激动,后辈阅览之后更是对于新闻记者背后的辛酸与幕后真相有深层了解与感动。
陈腾芳说,在脸书居然累积了8万多字,达到「书」的规模,最后是在时报老同事留言鼓励出版,希望买来送给新闻系的同学参考,他觉得意义非凡,《流转》因此诞生。
书中举凡白晓燕案、新竹少监暴动、大陆记者来台、三八头前溪台铁翻覆、梁祝悲剧翻案、前市长施性忠风云等,都代表那个时代最受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而《流转》更道出新闻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他表示,现阶段媒体环境并不理想,现在媒体成为真正的「自由业」,只是经济现实使得新闻工作者须兼顾「五斗米」,他并以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先生生前曾经勉励时报同仁要「无私无惧」与媒体人相勉,要有「勇敢」抵抗干扰、抗拒诱惑的勇气。
《流转》编列11个章节,从1978年写到2006年的1万多个日子,从初心菜鸟记者梦写到不如归去的资深媒体人,精彩写实又不失幽默。
他说,「流转」是指在城市间驿动的岁月,想表达的是新竹、台北、台中3个城市间7次进出的喧闹与孤寂,对照苏东坡的最后一首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则是「自问平生功课,新竹台北台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