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在2022年1月19日引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经验的决议》,曾经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进而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在其中,新华社特别指出有五组关键词,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復兴;结束政治对立、实现持久和平;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反对台独;融合发展、共同市场;文化传承、心灵契合。
就新华社对习近平所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背景而言,因为是论及国家统一、民族復兴;结束政治对立、实现持久和平,基本上已透露出对台政策在目标上是不脱「国家统一」、以及在实践上仍强调「实现持久和平」,所以应仍是在追求「和平统一」的基调。
当中共官媒在年底举行二十大之前,开始大力宣传习近平的对台政策,加上「所述之内容」也将极大可能写入二十大政治报告时,北京这样的政策走向当然值得台湾重视。
早在2021年10月9日中共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时,习近平已针对台湾问题释放出最新信号,除了誓言一定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歷史任务」外,最重要的是,习近平仍然在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习并说:「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此就作者认知而言,这些说法应是在跨入今年底中共二十大前一项不会轻易变动的对台原则。
不过在台湾学界方面,对此看法则有不同的解读。文化大学社科院长赵建民1月20日在「两岸关系展望研讨会」曾指出,北京对台新政策有「一变三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变」,指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和平统一」政策恐怕要改变了,而且他引用2021年共机侵入台湾航空识别区近一千次的纪录,定论是:现在的两岸是「准战争边缘」。另外,主办这项研讨会的台北论坛董事长苏起也表示,像「总体方略」这份重要文件,可以看出共产党是主动解决台湾问题,所以不会跟台湾谈判,也不会是台湾方案;而且「解决」是一次处理,是一槌定音。
不同看法则出自「新新闻」总主笔郭宏治,以「顾尔德」笔名在「风传媒」一篇专栏中,就认为新华社这篇「总体方略」,就是藉诠释这个歷史决议名义谈对台政策,进而就质疑习近平对台是否不搞「武吓」,而回到「和统」?他透过一些所谓涉台「权威专家」之口,强调习近平还是坚持用「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至于在大陆学界,对新华社这篇「总体方略」中也呈现有不同看法。大陆华师大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曾表示,台湾今年「九合一」选举如果使民进党「一党独大」的格局固化,台海局势将继续陷入恶性循环,即在两岸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可能性不断受到严峻挑战下,大陆将按自己既定的步调建构起单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机制,但他没有提到「武统」一词。
较缓和的看法是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的话,他说,这个总体方略突显「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立足于祖国大陆自身的发展进步,坚定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不过他也强调「坚决反『独』和促统两手并重」。
当两岸学者解读「总体方略」的看法,不但是相互不同,而且也在各自内部都有差异,这就表示有需要对解读的结论作一些「克制」,是不是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方向尚未变更之前,作更「谨慎」的解读?(作者为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