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准会加速减购债,市场普遍预估今年将结束QE并进入升息循环,美股主要指数已到相对高位,升息有可能造成美股剧烈震盪。图/路透
美国联准会加速减购债,市场普遍预估今年将结束QE并进入升息循环,美股主要指数已到相对高位,升息有可能造成美股剧烈震盪。图/路透

经歷去年台股「牛」气冲天的大波段上涨后,展望虎年台股,在面对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逐渐收紧,企业获利基期垫高,成长放缓的影响下,股市走势研判将由前两年的大涨走势转为横向大区间震盪格局。

从资金面来看,自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经济动盪、产业供应链大乱以来,全球央行卯足全力宽松货币,仅美国联准会近两年便注入市场资金逾四兆美元,若再加上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及大陆人行,这波央行放水资金规模为史上仅见。

庞大资金潮也引爆全球股市的大多头走势,欧美主要股市指数皆频创歷史新高,台股更是自疫情爆发时低点8,530点,一举突破万八关卡,涨幅超过万点。

然而,这股驱动股市涨升的最大力量,在虎年恐将无力延续。由于市场游资充沛,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不断推高,加上美中贸易战及新冠疫情衝击,重塑全球产业供应链,也造成产品成本提升。在供需两方皆吃紧的情况下,通膨压力逐渐升高。

美国2021年CPI年增率突破7%,创下40年来最大升幅。各国央行开始体认到,通膨可能不再是短期现象,也导致货币政策开始调整转向。

2021年11月美国联准会宣布开始逐月缩减购债规模,市场普遍预估今年将结束QE并进入升息循环。虽然现阶段资金依旧充沛,利率尚处歷史低檔区,但考量美股主要指数评价面已到相对高位、长期均线乖离率拉大,对照2015年Fed前次升息前后,美股出现剧烈震盪,后续若开始调升利率,股市再次剧烈波动难免。

从基本面来看,主计总处去年11月底上修2021年台湾GDP成长率至6.09%,创近11年新高;2022年在基期垫高因素下,预估GDP成长率将放缓至4.15%。经济面对股市的激励效果将放缓。

对于经济成长趋势,台湾仍处于稳定成长的上升阶段,只是基期垫高的修正。故台股基本面表现仍旧亮丽,将提供可靠的下檔支撑。

但若进一步观察台股上市柜公司获利能力,去年台股上市柜公司获利超过4兆元,年成长率超过六成,在基期大幅垫高的情况下,今年台股的企业获利成长幅度将难再现去年的荣景,因此今年的类股获利表现强弱差异将会加大。从2022年以来台股加权指数与柜买OTC指数的分歧走势,就可以看出端倪。

在筹码面部分,外资法人连续两年卖超台股,不过台股却不断走升。2021年第四季以来,在台股企业获利成长亮丽、半导体等指标股产业地位持续提高等有利因素作用下,外资买盘开始重新归队,在台股已呈买多卖少局面。投信买盘则在指数17,000点以上持续加码,显示对股市后势抱持正面看法,加上国内大户中实户持续投入台股,市场热度可望维持不坠。

综合前述看法,台股长期趋势仍偏多,但2022年在经济、企业获利动能减弱、FED货币政策趋紧以及通膨、疫情等变数伺机而动下,加上市场评价已到波段相对高位,研判台股将转为横向大区间震盪格局。指数高点预期将落在上半年,年中进行均线乖离率及筹码修正;下半年待修正告一段落后,可望重回长期成长轨道。

在指数震盪修正阶段,投资人可优先考虑长期展望正向的四大族群为增持布局对象,包括:

一、台股最具竞争优势的半导体产业,包括先进制程、第三代半导体、IC载板、硅晶圆及IC设计等次族群。

二、全球政策加持且蔚为潮流的碳中和族群,包含绿能、储能、电动车等产业长期趋势向上的族群,以及因为碳税即将课徵而受惠于落后产能淘汰的钢铁、造纸、水泥等产业龙头股。

三、5G应用渗透率提升,业绩可望受惠的元宇宙、云端伺服器、网通设备等族群。

四、受惠央行升息政策的金融股,一旦进入升息循环,金融业的长期面对的低利差窘境将获得改善,银行业的获利有机会提升,金融股可望有re-rating的评价调升机会。

此外,具高殖利率及稳定获利能力的蓝筹股,在第二、三季台股除权息旺季阶段,殖利率题材也会吸引长线布局买盘进驻,也是投资人在不同阶段,可考虑的布局操作对象。

#央行 #资金 #族群 #长期 #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