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疫情严峻,6日单日新增614例病例,创2年多来新高。大陆官媒新华社及《人民日报》近日接连发文评论,指香港需坚持「动态清零」的抗疫方向,并批评「与病毒共存」一说,称假如实行「与病毒共存」,则「遑论与大陆实施免检自由通关」。
新华社6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香港的当务之急是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抗疫方向,摒弃杂音,尽快恢復正常生活,并称,所谓「与病毒共存」的声音得到一些附和,「动态清零」则遭到了误解甚至歪曲。
文章称,「动态清零」是指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状态下,能够快速识别感染的发生,然后快速进行处置,有效管控和救治,切断其传播链。作为大陆防疫政策的总方针,「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是基本原则。
该文续指,「动态清零」是目前防疫抗疫及保护市民卫生安全的最有效方法。香港疫苗接种率尚不够高,老年人接种率较低,放弃「清零」给社会经济和市民生命健康带来的代价,将难以承受。
所谓的「与病毒共存」,不仅现阶段尚言之过早,科学上也不能给出结论,还将严重考验香港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更遑论与大陆实施免检自由通关」。
《人民日报》7日也发表的文章,指「动态清零」是符合香港社会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又批评有人歪曲「动态清零」含义,质疑港府的防疫抗疫举措,不负责任地提出香港应放弃「动态清零」,实行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躺平」(大陆网路用语,放弃、妥协,不再求成功)策略,如任由错误论调大行其道、混淆视听,将动摇香港全社会的抗疫信心,影响抗疫成效。
文章指,香港社会应坚定「动态清零」的意志和信心,全力支持配合特区政府完善「动态清零」的相关政策举措,做到科学精准施策,尽快切断传播链,扑灭本轮疫情,并指,香港可借鑑大陆有益经验,精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画定密切接触者与风险地区,并进行医疗救治及实施社区防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