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金融商品,保险不一定能完全被视为「理财工具」,因为「保障」是保险的核心价值,且不同人生阶段的保障需求有所不同。这个简单的原则原理,常因销售端的意图不同,造成购买方的认知扭曲。
举例说,一位急于完成业绩目标的保险业务员,总是偏向积极推销保费最多、较长期的保险商品,这对于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就是个不正确的保险商品选择。
星展银行指出,职场年轻人需要的是保障,增强自己对抗风险的能力,包括人身保障或个人财产保障,前者应规划基本的实支实付医疗保险与住院医疗险,由于被保人愈年轻、所购买的保费会愈便宜,因此可以用保险补偿金补足健保自付额。保险经纪人对于年纪约在30岁以下的年轻世代,会建议只分配薪资二成以下的现金流用于保险支出。但是,随着职场资歷年限的增加,即应机动检视保额,随薪资调整而提高、加强保障。
在各项低保费、高保障的保单规划中,「失能保险」是一项不能忽视的保障来源,保险公司会建议职场新鲜人、单一收入来源的家庭,应该额外纳入保险规划当中。青壮世代可用便宜的定期险拉高基本保障,重点补足医疗、癌症、重大疾病、失能长照等风险,可每月或定期给付一笔保险金,为家人提供经济支持。
台湾保险市场相当活泼,市面上也可以看到外币计价的高保障利变寿险,台新人寿表示,贴近社会脉络与客户需求,设计了金富传家利率变动型美元终身寿险,投保年龄从0到70岁皆可投保,投保额度最低3,000美元、最高750万美元(16岁以下另有投保限额规定),协助民眾做好风险规划、安心照顾家人生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