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恐加速土地集中化。央行2021年12月以来再祭出新的土建融管制措施,更要求建商必须在取得土地之后18个月内开工,对养地造成重大打击,而在此同时,也产生了「土地集中化」的现象。

据指标大型行库上月针对查台北市建商的最新访查指出,已观察到中小型建商因财力不足,转卖土地给大型建商情形越来越多,将使未来的土地及建案,在大型建商集团「集中化」的情况日益明显。

台北市是各大建商集团竞推建案的一级战场,因此地区的建商此次接受访谈的报告,引起市场高度瞩目。大型行库引述访查台北市建商的报告指出,央行除缩减建商融资成数,也要求动工必须在18个月内启动,一旦违反,须调升利率或逐步收回贷款,这的确可加快建商的开发速度,让先前长期养地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也因此,在这种建商必须加速开发的压力之下,房市的供给量的确也会增加。

建商不讳言,经此限制,土地「集中化」的现象也会出现。大型行库引述报告内容指出,部分财资力较为不足的中小型建商,若评估无法在限期内开发兴建,承受时间上的压力,就会选择转售库存土地收回资金,但这类影响,不会在大型,尤其是集团化的建商出现,因此,大型化、特别是集团化经营的建商,因口袋够深,受央行信用管制措施的衝击较小,反而会成为中小型建商转售土地的「出口」。

建商向行库反应,观察到愈来愈多这类现象,长此以往,一来大型与中小型建商财力不对称,二来因应管制措施「抗压性」也有差异,土地持有集中化会更多,多数建案将被几家大型建商集团「包办」。

#央行 #土地 #大型 #大型行库 #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