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治理论坛表示,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的常态化策略奏效,但面临巨大压力。多个团队正在研究完善防控措施,既不是现在简单的常态化防控清零,但也不是简单的「躺平」。要能保证控制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又能保证正常的国际交往和经济发展。
吴尊友称,顶级医学杂志《刺胳针》1月19日预测,新冠大流行将在2022年结束,3月将是转捩点。此一依据,不是很充分。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疫情严峻,终止新冠流行不如想像中简单。但从病毒学和流行病学趋势看,未来疫情还是谨慎乐观。
吴尊友表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防控策略,能做到「来一起灭一起」,使绝大部分地区和民眾不受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防疫最大优势是组织能力强,从上到下每项措施都能够落地、落细,把所有漏洞都堵住了。
他说:「我们开展的动态清零策略,在过去两年中让我们取得了双赢——在疫情防控方面是赢家,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是赢家。」但是,全球陆续放开了,中国该怎么办?
吴尊友指出,多个国家取消全面防疫措施。中国目前的防控策略——公共卫生措施+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针,能有效预防Delta病毒株、Omicron及新变异病毒株传播流行。无论病毒如何变异,常态化防控策略,都是有效,只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策略不动摇,就能打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保卫战。
吴尊友认为,中国正面临两个选择:是继续坚持常态化防控策略;还是进一步完善现有防控措施。
如果中国继续坚持常态化防控策略,一些民营企业,个体户或面临巨大压力;如果中国像欧美国家一样不做任何处理的「躺平」,承受的负担很重。初步预测,有很多人会感染,有很多人会死亡。
吴尊友说:「现在有多个团队正在研究,如何能够做到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防控措施,完善后的防控措施,既不是我们现在简单的常态化防控动态清零,也不是简单的『躺平』。」「要能保证我们的疫情得到控制,实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又能保证正常的国际交往和经济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